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25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反馈电路,输入整流电路与EMI电路相接,EMI电路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与次级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次级整流滤波电路通过反馈电路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中以控制输出电压,在输入整流电路的火线电路上或输入整流电路的零线电路上串联有能够降低电源浪涌的同时降低电源谐波的热敏电阻NTC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抑制电路在无需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情况下满足谐波限制要求,能够节省电源成本。能够节省电源成本。能够节省电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天关电源,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开关电源输入功率超过75W,IEC61000
‑3‑
2国际标准要求开关电源谐波需要达到A级要求,因此,很多产品需要增加大量成本,增设PFC电路,解决谐波问题。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抑制电路,在不增加PFC电路的基础上,增加极少成本即可解决上述的谐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设计该抑制电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谐波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整流电路与所述EMI电路相接,所述EMI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通过所述反馈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以控制输出电压,在输入整流电路的火线电路上或输入整流电路的零线电路上串联有能够降低电源浪涌的同时降低电源谐波的热敏电阻NTC1。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整流电路包括:
[0007]输入接口CON1,具有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其中,地线端子接地,火线端子接火线电路,零线端子接零线电路;
[0008]保险丝F1,接在所述输入接口CON1的火线电路上;
[0009]限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MOV1、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所述第一压敏电阻MOV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电流输出端和所述零线电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串联后,与所述第一压敏电阻MOV1并联;
[0010]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GAT1,一端接至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其另一端接地。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EMI滤波电路为两级复合式EMI滤波电路,其包括:
[0012]电感LF1,第一线圈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电流输出端,其第二线圈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电路;
[0013]电容CX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
[0014]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和所述电容CX1并联;
[0015]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后和所述电容CX1并联,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4并联,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4并联;
[0016]电感LF2,第三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L线连接,其第四线圈和所述第
二线圈的输出N线连接;
[0017]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9,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电路节点上;
[0018]并联的电容C7和有极性电容EC2,所述电容C7和有极性电容EC2并联后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至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有极性电容EC2的负极端接地;
[0019]串联的电阻R33和电容C13,所述电阻R33和电容C13串联后和二极管D3并联,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有极性电容EC2的正极,其正极端连接一电阻R16。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
[0021]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入端两极分别连接所述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
[0022]并联的有极性电容EC1、有极性电容EC4和电容C1,所述有极性电容EC1、有极性电容 EC4和电容C1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正极、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 输出端负极连接,其中,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负极接地;
[0023]并联的电阻R8、电阻R5、电阻R23和电容C2,所述电阻R8、电阻R5、电阻R23和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接至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正极,其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
[0024]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
[0025]变压器T1,具有两组初级线圈,其中,第一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桥式整流电路 BD1输出端正极,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组初级线圈的一脚接地,其另一脚连接至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
[0026]开关电源管理电路,接入所述EMI滤波电路。
[0027]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源管理电路包括:
[0028]电源管理IC U1,其上的VCC

5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
[0029]并联的光电耦合器U2B和电容C6,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B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FB

2脚,其发射极接地且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GND

1脚;
[0030]顺次串联的电阻R18、电阻R17、电阻R11,其中,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第二组初级线圈的非接地端,所述电阻R17、电阻R11之间的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 DEM

3脚,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至所述光电耦合器U2B的发射极;
[0031]电容C5,一端接至所述光电耦合器U2B的发射极,其另一端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 CS

4脚;
[0032]电阻R13、电阻R12、二极管D2、电阻R14、电阻R15和MOS晶体管Q1,所述电阻R13 一端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GATE

6脚,所述电阻R12、二极管D2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13 串联,且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3,所述电阻R14和所述电阻R15串联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电源管理 IC U1的CS

4脚,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其漏极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其源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14和电阻R15之间的电路节点上;
[0033]并联的电阻RS1、电阻RS2和电阻RS3,所述电阻RS1、电阻RS2和电阻RS3并联后的一端接至所述MOS晶体管Q1源极,其另一端接地。
[0034]更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包括:
[0035]MOS晶体管Q2,源极接至所述变压器T1的一端;
[0036]并联的电阻R20、电阻R21,所述电阻R20、电阻R21并联后的一端接至所述MOS晶体管 Q2的源极;
[0037]电容C8,一端和所述电阻R20、电阻R21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至所述MOS晶体管Q2的漏极;
[0038]并联的有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整流电路与所述EMI电路相接,所述EMI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通过所述反馈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以控制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在输入整流电路的火线电路上或输入整流电路的零线电路上串联有能够降低电源浪涌的同时降低电源谐波的热敏电阻NTC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整流电路包括:输入接口CON1,具有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其中,地线端子接地,火线端子接火线电路,零线端子接零线电路;保险丝F1,接在所述输入接口CON1的火线电路上;限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MOV1、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所述第一压敏电阻MOV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电流输出端和所述零线电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串联后,与所述第一压敏电阻MOV1并联;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GAT1,一端接至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和第三压敏电阻MOV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其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电路为两级复合式EMI滤波电路,其包括:电感LF1,第一线圈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电流输出端,其第二线圈一端连接至所述零线电路;电容CX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串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和所述电容CX1并联;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后和所述电容CX1并联,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4并联,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4并联;电感LF2,第三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L线连接,其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输出N线连接;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9,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并联的电容C7和有极性电容EC2,所述电容C7和有极性电容EC2并联后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接至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有极性电容EC2的负极端接地;串联的电阻R33和电容C13,所述电阻R33和电容C13串联后和二极管D3并联,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有极性电容EC2的正极,其正极端连接一电阻R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入端两极分别连接所述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并联的有极性电容EC1、有极性电容EC4和电容C1,所述有极性电容EC1、有极性电容EC4和电容C1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正极、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负极连接,其中,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负极接地;
并联的电阻R8、电阻R5、电阻R23和电容C2,所述电阻R8、电阻R5、电阻R23和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接至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正极,其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二极管D1,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变压器T1,具有两组初级线圈,其中,第一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D1输出端正极,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组初级线圈的一脚接地,其另一脚连接至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开关电源管理电路,接入所述EMI滤波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电源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IC U1,其上的VCC

5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并联的光电耦合器U2B和电容C6,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B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FB

2脚,其发射极接地且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 U1的GN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杜戈阳曾斌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