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DC电源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33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一体化电源变换电路
,具体为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源变换电路应用非常普遍,性能不一,但既要做到高集成度、小型化,又要有高可靠性,既要做到输入电压宽范围,又要做到电路简洁,既要做到高性价比,又要做到高稳定性,难度还是比较大,在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制造的工艺上都需要有大的改进。随着各行各业电子设备对电源变换器的大量需求,更要求走向小型化、一体化等方面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包括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限浪涌电路、输入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反馈网络,交流电压经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输入限浪涌电路、输入滤波电路后输出给DC/DC变换电路,经DC/DC变换电路转换后经输出滤波电路后为后级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反馈网络将输出滤波电路上电压波动信号与DC/DC变换电路芯片反馈控制端相连,市电经输入EMI抑制电路C1、输入整流电路BR1后接输入限浪涌电阻RT1,接输入滤波电路电容C2后通变压器T1初级线圈;DC/DC变换电路由TOPSwitch

GX控制芯片D1、变压器T1、启动电阻R1、钳位电路V1

V2及外围器件组成,控制芯片D1的S管脚接地,启动电阻R1与D1的M管脚相连,滤波电容C2输出的直流电压连接到变压器T1初级的异名端,变压器T1初级的同名端与D1的D管脚相连,变压器T1次级主绕组连接输出滤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由二极管V3、电容C7-C9和电感L1组成;反馈网络由电阻R4-R9、集成电路V5、集成电路V6和二极管V4组成,V4、R3和C6组成简单的反馈供电单元,将T1次级反馈绕组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为V5供电,R4、R5为光耦V5提供偏执电压。
[000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变换器采用一体化封装结构,使得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变换器符合全球AC输入标准,输入范围满足AC85

264V需求,满足DC100

375V、铁路机车专用DC66

160V的应用需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电路V5为光耦合芯片FOD817C

300,集成电路V6为LM431

AIZ。
[0008]进一步的,所述R7、R8为输出采样分压电阻,为高精度可调基准V6提供基准电压源。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电路简洁,工作稳定,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由于其采用了一体化封装结构和完备的保护
功能,使得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在潮湿、振动冲击、腐蚀与霉菌等严酷条件下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有效的提升了电源的输入范围,在极宽输入电压范围内,均可有效提供相应供电,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可以满足全球AC输入标准,输入范围可满足AC85

264V需求,同时可满足DC100

375V或铁路机车专用DC66

160V的应用需求;采用高性能、高寿命及高可靠性的进口集成芯片为核心,该集成芯片芯片遥控关机模式下极低的功率消耗(在110 VAC时消耗80 mW;在230 VAC时消耗160 mW),同时频率随负载减轻而降低,提高待机效率,并可以通过网络/输入端口实现关机/唤醒功能,内部以高性价比将高压MOSFET、PWM控制器、故障自动保护功能及其它控制电路集成到一个硅片上。同时集成了多项新功能,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了设计灵活性及效率;具有高性价比,高效率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工业仪表、交通运输及信息通讯等设备的系统供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款超低功耗微型AC/DC电源变换器原理框图。
[0011]图2 为一款超低功耗微型AC/DC电源变换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一款超低功耗微型AC/DC电源变换器,市电经输入EMI抑制电路C1、输入整流电路BR1后接输入限浪涌电阻RT1,接输入滤波电路电容C2后通变压器T1初级线圈;DC/DC变换电路由TOPSwitch

GX(R封装)控制芯片D1、变压器T1、启动电阻R1、钳位电路V1

V2及外围器件组成,控制芯片D1的S管脚接地,启动电阻R1与D1的M管脚相连,滤波电容C2输出的直流电压连接到变压器T1初级的异名端,变压器T1初级的同名端与D1的D管脚相连,变压器T1次级主绕组连接输出滤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由二极管V3、电容C7-C9和电感L1组成;反馈网络主要由电阻R4-R9、集成电路V5-V6和二极管V4组成,其中V5为光耦合芯片FOD817C

300,集成电路V6为LM431

AIZ。V4、R3和C6组成简单的反馈供电单元,可将T1次级反馈绕组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为V5供电,R4

R5为光耦V5提供偏执电压,R7

R8为输出采样分压电阻,为高精度可调基准V6提供基准电压源;将交流电压经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限浪涌电路、输入滤波电路后输出给DC/DC变换电路,经DC/DC变换电路转换后经输出滤波电路后为后级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与此同时反馈网络将输出滤波电路上电压波动信号与DC/DC变换电路芯片反馈控制端相连,从而动态调节输出电压的稳定度。具有高集成度、小型化、电路简洁,工作稳定,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由于其采用了一体化封装结构和完备的保护功能,使得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
[0013]综上,该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主要是市电经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后接输入限浪涌电阻、输入滤波电路电容;输入限浪涌电路通过热敏电阻器件有效的完成对电源启动时输入浪涌电流的限制;输入直流电压经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为后级电路提供持续可靠地直流电压;DC/DC变换电路将前级直流电压经高频开关变换为所需低压直流电压及能量传递给后级;最终经输出滤波电路后为后级负载提供稳定供电;反馈网络将采集到的输出电压波动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隔离反馈至控制电路的前级,从而完成对电压稳定调整及输出过压保护功能的控制。
[0014]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功耗微型AC

DC电源变换器,包括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限浪涌电路、输入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反馈网络,其特征在于,交流电压经输入EMI抑制电路、输入整流电路、输入限浪涌电路、输入滤波电路后输出给DC/DC变换电路,经DC/DC变换电路转换后经输出滤波电路后为后级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反馈网络将输出滤波电路上电压波动信号与DC/DC变换电路芯片反馈控制端相连,市电经输入EMI抑制电路C1、输入整流电路BR1后接输入限浪涌电阻RT1,接输入滤波电路电容C2后通变压器T1初级线圈;DC/DC变换电路由TOPSwitch

GX控制芯片D1、变压器T1、启动电阻R1、钳位电路V1

V2及外围器件组成,控制芯片D1的S管脚接地,启动电阻R1与D1的M管脚相连,滤波电容C2输出的直流电压连接到变压器T1初级的异名端,变压器T1初级的同名端与D1的D管脚相连,变压器T1次级主绕组连接输出滤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由二极管V3、电容C7-C9和电感L1组成;反馈网络由电阻R4-R9、集成电路V5、集成电路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陈涛谢振利孙志鹏吕燕姚万春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