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696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解槽,包括电解槽本体和补液机构,补液机构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下端与电解槽本体的下部连通,连通管内部设置有浮板,浮板的顶面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触板和第二触板,第二触板顶面上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后侧面中部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板的下端与连通管连接,转动块上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配重块,贯穿孔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板,转动块的左端连接连接杆,第二连杆上套设有套环,套环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阀门,阀门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和导流管连通,导流管的下端位于电解槽本体内,解决了电解槽不能及时自动加电解液,加入的电解液在电解槽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解液在电解槽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解液在电解槽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槽
,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时用高温还原得到的粗金属铸成阳极,用含有金属的盐溶液做电解液,控制一定电位使溶解电位比精炼金属正的杂质存留在阳极或沉积在阳极泥中(其中往往含有贵金属),用其他方法分离回收,而溶解电位比精炼金属负的杂质则溶入溶液,不在阴极上析出,从而在阴极上可得到精炼的高纯金属,电解液内的溶剂和溶质含量应控制在一个范围,不应变化太大,应维持稳定性,反之,如超出这个范围,都会给电解过程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电解所得的产物将会不合格,成废品。
[0003]现有的电解槽内的电解液随着电解的进行液面会发生下降,浓度也会发生变化,电解效率也随之降低,所以需要向电解槽中补充电解液,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及时自动向电解槽内添加电解液,加入的电解液不能在电解槽内均匀分布,造成电解液浓度不均匀,影响电解质量,存在不能及时自动加电解液,加入的电解液在电解槽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电解槽不能及时自动加电解液,加入的电解液在电解槽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包括电解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包括连通管(2),所述连通管(2)的下端与电解槽本体(1)的下部连通,所述连通管(2)内部设置有浮板(3),所述浮板(3)上连接有触发构件,所述触发构件连接阀门,所述阀门的左端与进液管(15)连接、右端与导流管(16)连接,所述导流管(16)的下端位于电解槽本体(1)内;所述触发构件包括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的下端连接浮板(3),第一连杆(4)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第一触板(5)和第二触板(6),第一触板(5)和第二触板(6)之间设置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的底面与第二触板(6)相接触,第一触板(5)的左端位于转动块(7)中部右侧,转动块(7)与第一连杆(4)和第一触板(5)之间均有间距,所述转动块(7)的后侧面中部与连接板(8)铰接,所述连接板(8)的下端连接连通管(2),所述转动块(7)上设置有贯穿转动块(7)左右侧面的、左端低右端高的圆形的贯穿孔(10),贯穿孔(10)内设置有球形的配重块(11),所述贯穿孔(1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封闭贯穿孔(10)开口的封板(12),所述转动块(7)左端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上套设有内径大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侯明旺罗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菲迪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