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52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底部支架,两个所述底部支架分别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并与副车架前横梁焊接,两个底部支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连接,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连接形成支架总成,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对设置并均通过数个螺栓与压缩机连接,将压缩机环抱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汽车包括前述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架总成,并使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将压缩机环抱,压缩机的晃动量始终位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不会造成与周边零部件相碰撞。不会造成与周边零部件相碰撞。不会造成与周边零部件相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动汽车,压缩机主要安装在电机动力总成上或车身结构上。当压缩机位于电机动力总成上时,其安装支架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易满足性能要求。由于汽车结构原因当压缩机位于车身结构上时,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
[0003]目前,针对压缩机安装于车身结构上这一情况,通常将压缩机安装支架总成设计为底部支架和侧面支架的两个支架所构成的支架总成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好的隔振性能,但是该结构在车辆处于剧烈行驶工况(急加减速、急转弯等) 下行驶或者是道路路况较差时,压缩机的晃动量较大,容易引起压缩机与周围的零部件相互碰撞,甚至是零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的将压缩机安装在车身的支架结构,容易引起压缩机与周围的零部件相互碰撞,甚至是零部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底部支架,两个所述底部支架分别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并与副车架前横梁焊接,两个所述底部支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连接形成支架总成,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相对设置并均通过数个螺栓与压缩机连接,将压缩机环抱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
[000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将底部支架焊接在副车架前横梁上,作为支架总成的底部支撑,保证支架总成的稳定性;设置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与底部支架连接,并且上述两支架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连接形成支架总成,使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将压缩机环抱,车辆行驶时压缩机的晃动量始终位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不会造成与周围零部件相碰撞,保护周围零部件正常使用;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连接,对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阻隔和衰减,保证车辆的NVH性能。
[0008]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呈方形管,每个所述底部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与副车架前横梁配合,并通过通孔的孔口与副车架前横梁焊接,每个所述底部支架上均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将底部支架设置为方向管并设置通孔与副车架前横梁配合并焊接,保证底部支架的稳定性,同时方形管的顶部平面也能很好的与其上方的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配合,再通过设置安装孔安装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提高支架总成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整体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弯折形成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底部支架上的安装孔将第
一支架连接在底部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竖直部设置有第一隔振连接孔。通过设置水平部与底部支架的方形管顶面配合,增加第一支架的稳定性,并设置第一连接孔与底部支架连接,使底部支架对第一支架形成支撑。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整体呈C形,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隔振连接孔,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隔振连接孔和第一隔振连接孔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软连接;C形的开口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压缩机连接孔,螺栓通过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孔与压缩机上的安装孔将第二支架与压缩机连接。通过将第二支架设置为C形,通过C形对压缩机环抱,并用螺栓通过第一压缩机连接孔与压缩机连接,还在第二支架上设置第二隔振连接孔,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穿过第二隔振连接孔和第一隔振连接孔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软连接,达到隔振效果,同时限制了压缩机在第二支架方向的移动范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的截面呈C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隔振连接孔,三个顶点上均设置有第二压缩机连接孔。通过将第三支架设置为C 形,通过C形对压缩机相对于第二支架的另一侧进行环抱,并用螺栓通过三个第二压缩机连接孔与压缩机连接,限制压缩机在第三支架方向的移动范围,避免压缩机与第三支架旁的周围零部件相碰撞。
[0012]优选的,所述第四支架整体呈长方形,所述第四支架的底部弯折形成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底部支架上的安装孔将第四支架连接在底部支架上;所述第四支架的竖直部设置有两个第四隔振连接孔,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隔振连接孔和第三隔振连接孔将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软连接。通过设置第四支架对第三支架形成支撑,并设置两个第四隔振连接孔,使螺栓穿过第四隔振连接孔和第三隔振连接孔将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软连接,达到隔振效果,保证车辆的NVH性能,同时辅助第三支架限制压缩机在第三支架方向的移动范围,避免压缩机与第三支架旁的周围零部件相碰撞。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底部支架焊接在副车架前横梁上,作为支架总成的底部支撑,保证支架总成的稳定性;设置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与底部支架连接,并且上述两支架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连接形成支架总成,使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将压缩机环抱,车辆行驶时压缩机的晃动量始终位于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不会造成与周围零部件相碰撞,保护周围零部件正常使用;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连接,对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阻隔和衰减,保证车辆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架的机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支架的机构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支架的机构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第四支架的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连接孔11、第一隔振连接孔12、第二支架2、第二隔振连接孔21、第一压缩机连接孔22、第三支架3、第三隔振连接孔31、第二压缩机连接孔32、第四支架4、第二连接孔41、第四隔振连接孔42、底部支架5、副车架前横梁6。
[0022]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底部支架5,两个所述底部支架5分别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并与副车架前横梁6焊接,两个所述底部支架5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四支架4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四支架4连接形成支架总成,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相对设置并均通过数个螺栓与压缩机连接,将压缩机环抱在第二支架2 和第三支架3之间。
[0023]其中,参见图1,所述底部支架5呈方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底部支架(5),两个所述底部支架(5)分别位于压缩机的两侧并与副车架前横梁(6)焊接,两个所述底部支架(5)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四支架(4)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通过隔振橡胶衬套和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四支架(4)连接形成支架总成,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相对设置并均通过数个螺栓与压缩机连接,将压缩机环抱在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之间。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5)呈方形管,每个所述底部支架(5)的底部均设置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与副车架前横梁(6)配合,并通过通孔的孔口与副车架前横梁(6)焊接,每个所述底部支架(5)上均设置有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整体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架(1)的底部弯折形成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11),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1)和底部支架(5)上的安装孔将第一支架(1)连接在底部支架(5)上;所述第一支架(1)的竖直部设置有第一隔振连接孔(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伏伍雷超宏陈德欣李进王武唐俊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