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87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包括加热限位结构、导流过滤结构、组合结构和漏网篮,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导流过滤结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外壁固定有组合结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外壁设置于有漏网篮;所述组合结构包括:第一液压杆,其设置于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该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利用连通管梯形槽与加热储油槽相连通,打开控制阀便于在油炸工作后对油液收集,通过控第二限位轴承、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第一限位轴承上升移动,使漏网篮糕点与油液进行分离沥油,第二液压杆停止上升,第一液压杆继续上升使漏网篮出现倾斜,便于油炸后对漏网篮内部的糕点进行收集。进行收集。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糕点加工
,具体为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糕点,糕点是一种以谷类、豆类、薯类、油脂、糖、蛋等食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调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对于熟制流程中又分为烘烤、油炸、发酵、等不同工艺,日常生活中常见较多糕点,油酥、麻花、甜甜圈等制作中就需要使用的油炸装置。
[0003]市场上的油炸装置在使用中多数是通过漏勺等工具人工进行捞取,或通过配套的尺寸的漏篮将油炸的糕点进行捞取,人工捞取容易造成烫伤,漏篮捞取通过油炸需要放置较长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油炸装置在使用中多数是通过漏勺等工具人工进行捞取,或通过配套的尺寸的漏篮将油炸的糕点进行捞取,人工捞取容易造成烫伤,漏篮捞取通过油炸需要放置较长时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包括加热限位结构、导流过滤结构、组合结构和漏网篮,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导流过滤结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外壁固定有组合结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外壁设置于有漏网篮;
[0006]所述组合结构包括:
[0007]第一液压杆,其设置于所述加热限位结构的内部;
[0008]第一限位轴承,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内部外壁;
[0009]角度滑动槽,其开设于所述漏网篮的顶部外表面;
[0010]第二限位轴承,其设置于所述角度滑动槽的内部;
[0011]第二液压杆,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轴承的内部外壁。
[0012]优选的,所述漏网篮通过角度滑动槽与第一限位轴承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液压杆与第一限位轴承、角度滑动槽沿着漏网篮中部对称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漏网篮通过第二限位轴承与第二液压杆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限位轴承与第二限位轴承、第二液压杆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包括:
[0015]隔热防护外壳,其设置于所述漏网篮的外部外壁;
[0016]电热控制器,其固定于所述隔热防护外壳的内部;
[0017]电导热管,其设置于所述漏网篮的底部下端;
[0018]加热储油槽,其固定于所述隔热防护外壳的内部外壁;
[0019]控制面板,其连接于所述隔热防护外壳的外部外壁。
[0020]优选的,所述电导热管呈弯曲盘状,且隔热防护外壳与加热储油槽之间为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导流过滤结构包括:
[0022]梯形槽,其设置于所述隔热防护外壳的内部中端;
[0023]连通管,其连接于所述梯形槽的外部外壁;
[0024]防漏塞,其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外壁;
[0025]网状过滤塞,其固定于所述防漏塞的外部外壁;
[0026]控制阀,其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的外部外壁。
[0027]优选的,所述加热限位结构与梯形槽、连通管之间相连通,且连通管与防漏塞之间为螺纹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利用连通管梯形槽与加热储油槽相连通,打开控制阀便于在油炸工作后对油液收集,通过控第二限位轴承、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第一限位轴承上升移动,使漏网篮糕点与油液进行分离沥油,第二液压杆停止上升,第一液压杆继续上升使漏网篮出现倾斜,便于油炸后对漏网篮内部的糕点进行收集。
[0029]加热限位结构与梯形槽、连通管之间相连通,梯形槽设置于加热储油槽中部,利用连通管梯形槽与加热储油槽相连通,打开控制阀便于在油炸工作后对油液进行收集更换,以及通过逆时针旋转防漏塞将网状过滤塞右侧收集油炸废料进行过滤收集。
[0030]漏网篮通过第二限位轴承与第二液压杆构成升降结构,第二限位轴承的一端固定于漏网篮内部,第二限位轴承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液压杆内部外壁,其作用可使漏网篮围绕第二限位轴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便于收集糕点或油炸工作,以及通过控制面板使第二限位轴承、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第一限位轴承进行上升移动,其作用在油炸工作后,将糕点与油液进行分离沥油,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漏网篮接触减少烫伤情况的出现。
[0031]漏网篮通过角度滑动槽与第一限位轴承构成滑动结构,两组角度滑动槽分别对称分布于隔热防护外壳上端,利用设置于角度滑动槽内部的第一限位轴承,进行连接两侧的第一液压杆,在其上升后至一定位置后,第二液压杆停止上升,第一液压杆继续上升使漏网篮出现倾斜的情况,其作用通过漏网篮的倾斜便于油炸后对漏网篮内部的糕点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导流过滤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加热限位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组合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加热限位结构;101、隔热防护外壳;102、电热控制器;103、电导热管;104、加热储油槽;105、控制面板;2、导流过滤结构;201、梯形槽;202、连通管;203、防漏塞;204、网状过滤塞;205、控制阀;3、组合结构;301、第一液压杆;302、第一限位轴承;303、角度滑动槽;304、第二限位轴承;305、第二液压杆;4、漏网篮。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所示,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包括:加热限位结构1,加热限位结构1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导流过滤结构2,加热限位结构1的内部外壁固定有组合结构3,加热限位结构1的内部外壁设置于有漏网篮4,导流过滤结构2包括:梯形槽201,其设置于隔热防护外壳101的内部中端;连通管202,其连接于梯形槽201的外部外壁;防漏塞203,其设置于连通管202的内部外壁;网状过滤塞204,其固定于防漏塞203的外部外壁;控制阀205,其设置于连通管202的外部外壁,加热限位结构1与梯形槽201、连通管202之间相连通,且连通管202与防漏塞203之间为螺纹连接,梯形槽201设置于加热储油槽104中部,利用连通管202梯形槽201与加热储油槽104相连通,打开控制阀205便于在油炸工作后对油液进行收集更换,以及通过逆时针旋转防漏塞203将网状过滤塞204右侧收集油炸废料进行过滤收集。
[0037]如图2

3所示,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加热限位结构1包括:隔热防护外壳101,其设置于漏网篮4的外部外壁;电热控制器102,其固定于隔热防护外壳101的内部;电导热管103,其设置于漏网篮4的底部下端;加热储油槽104,其固定于隔热防护外壳101的内部外壁;控制面板105,其连接于隔热防护外壳101的外部外壁,电导热管103呈弯曲盘状,且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包括加热限位结构(1)、导流过滤结构(2)、组合结构(3)和漏网篮(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限位结构(1)的底部下端设置有导流过滤结构(2),所述加热限位结构(1)的内部外壁固定有组合结构(3),所述加热限位结构(1)的内部外壁设置于有漏网篮(4);所述组合结构(3)包括:第一液压杆(301),其设置于所述加热限位结构(1)的内部;第一限位轴承(302),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杆(301)的内部外壁;角度滑动槽(303),其开设于所述漏网篮(4)的顶部外表面;第二限位轴承(304),其设置于所述角度滑动槽(303)的内部;第二液压杆(305),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轴承(304)的内部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网篮(4)通过角度滑动槽(303)与第一限位轴承(302)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液压杆(301)与第一限位轴承(302)、角度滑动槽(303)沿着漏网篮(4)中部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糕点加工用便于捞取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网篮(4)通过第二限位轴承(304)与第二液压杆(305)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二限位轴承(304)与第二限位轴承(304)、第二液压杆(305)之间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糕点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塘栖李法根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