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86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定子的固定结构,具备:包括定子芯(141)的定子、和具有收纳定子芯(141)的开口部的壳体(200)。壳体(200)包括: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141)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且开口部的内径一定的A部,和沿定子芯(141)的轴方向与A部并列、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141)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的B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子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动车辆,尤其涉及抑制旋转电机驱 动时的振动和噪音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以及具备该结构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具有定子的旋转电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5957号公报中,公开了 一种将具有定子铁芯 (芯)的定子压入外框(箱)内的电动机(旋转电机)。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16620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收纳定子的 箱的与箱体接触的部分具有防振橡胶的无刷风扇马达(brushless fanmotor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16825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谋求抑制振动、 机械噪音的马达的轴承结构。另外,在2005年4月28日发行的发行编号16748号的丰田技术公开 集中,公开有一种在IPM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马达的固定结构 中,使定子芯与马达箱的高刚性部位选择性地抵接以降低振动以及噪音的 技术。在通过使定子嵌合于箱以确定定子的组装位置的情况下,旋转电机驱 动时所产生的定子振动容易传递至箱。这里,当将定子嵌入的公差设得较大时,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容易变 大。其结果是,发生电磁吸引力的不均衡,振动、噪音增大。另外,在定 子和转子的偏心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定子与转子的干涉。另一方面,当将定子嵌入的公差设得较小时,定子对箱的插入作业性恶化。另外,箱与定子的接触面积增大,定子振动容易未衰减地传递至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振动以及噪音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以 及具备该结构的电动车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具备包括定子芯的定子、和具有 收纳定子芯的开口部的壳体,壳体包括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之间的 间隙相对较小且开口部的内径一定的第一部分,和沿定子芯的轴方向与第 一部分并列、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的间隙相对较大的第二部分。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在壳体的第一部分中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之 间的间隙较小,所以易于高精度地进行定子芯的定位。另外,因为在壳体 的第二部分中上述间隙较大,所以抑制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的接触,减少壳体与定子芯的接触面积。于是,能够抑制定子芯的振动传递至壳体。 结果,抑制旋转电机驱动时的振动以及噪音。在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中, 一种情况是,通过使壳体的开口部的内径 沿定子芯的轴方向变化而使第一以及第二部分中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 芯之间的间隙不同。在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中,另一种情况是,通过使定子芯的外径沿定 子芯的轴方向变化而使第一以及第二部分中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与定子芯之 间的间隙不同。在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中,优选,第二部分的深度为开口部整体深度 的1/2以下。通过限制开口部的内径相对较大的第二部分的深度,能够减少定子芯 的倾倒。在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中,优选,以即便在定子芯的倾倒角度最大的 情况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与定子芯也分离的方式,确定第二部分中的开口部 的内周面与定子芯之间的间隙。在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中,优选,还具备紧固连接部件,通过将该紧固连接部件沿定子芯的轴方向插入该定子芯并一端固定于壳体、从而将定 子芯紧固连接于壳体,第 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位于紧固连接部件固定于壳 体的一侧。由此,能够抑制在定子芯的振动较大部分处的定子芯与壳体的接触。 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旋转电机的驱动时的振动以及噪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动车辆,具备上述定子的固定结构。由此,能够得 到车内的安静性高的电动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能够抑制旋转电机的驱动时的振动以及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 构的驱动单元的构成的图。图2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旋转电 机的剖视图。图3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变形例 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4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其他变 形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5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另外其 他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6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另外其 他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7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的另外其 他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8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紧固连 接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其1 )。图9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紧固连 接部件进行说明的图(其2 )。图10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定子芯与壳体的接触部进行说明的图(其l)。图11是对比较例1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定子芯与壳体的接触 部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定子 芯与壳体的接触部进行说明的图(其2)。图13是对比较例2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中的定子芯与壳体的接触 部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劲说明。另外,对同样的或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有时不重复对其的 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固定结构 的驱动单元的构成的图。在图l所示的例子中,驱动单元l是搭载于作为"电动车辆"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驱动单元,其包括电动发动机K)0、壳体200、 减速纟几构30()、差速一几构400和驱动轴承栽部500。电动发动机l()(),是具有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功能的旋转电机,具 有通过轴承110可旋转地安装于壳体200的旋转轴120、安装于旋转轴 120的转子13()、和定子140。定子HO具有定子芯141,线圏142巻绕于 定子芯141。线圏142通过设于壳体200上的端子板210与供电电缆600A 电连接。供电电缆60()A的另一端,连接于PCU600。 PCU600,通过供电 电缆70()A电连接于电池(battery) 700。由此,电池700与线圏142电连 接。从电动发动机100输出的动力,从减速机构300经差速机构400传递 至驱动轴承载部500。传递至驱动轴承载部500的驱动力,经驱动轴(没 有图示)作为旋转力传递至车轮(没有图示),使车辆行驶。另一方面,在混合动力车辆的再生制动时,车轮由于车体的惯性力而旋转。通过来自车轮的旋转力,经驱动轴承载部500、差速机构400以及 减速机构30(),驱动电动发动机IOO。此时,电动发动机IOO作为发电机进 行工作。由电动发动机IO()发电的电力,经PCU600内的变换器存贮于电 池700内。供电电缆60()A、 7()()A,是由U相电缆、V相电缆和W相电缆构成的 三相电缆。线圏142,包括U相线圏、V相线圏和W相线圏,这三个线圏 的端子连接于三相电缆即供电电缆60()A、 700A。另夕卜,电动发动机100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混合动力车辆(HV: Hybrid Vehicle),还可以搭载于其他的"电动车辆"(例如燃料电池车、电动车)。例如,在混合动力车辆中,有在行驶中使发动机停止的模式(例如, 在低车速时由从蓄电机构供给电力的电动机进行行驶的EV行驶模式、在 减速时将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由蓄电机构回收的再生模式等),暗噪 音(背景噪音、基底噪音)低、比较容易听见齿轮噪音、马达噪音。因此, 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的固定结构,具备: 包括定子芯(141)的定子(140),和 具有收纳所述定子芯(141)的开口部的壳体(200); 所述壳体(200)包括: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定子芯(141)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且所述开口部的内径一定的第一部分(A),和沿所述定子芯(141)的轴方向与所述第一部分(A)并列、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定子芯(141)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的第二部分(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宏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