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722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同向设置有移动底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对移动底板移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底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两者的夹持面相对设置,并位于底板的下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移动底板的上表面,且两者分别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往复移动;底板上固定由第三气缸,以及垂设于移动底板上的挡板,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与挡板固定连接;第三气缸驱动第二夹持板远离第一夹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有:通过自动计算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距离,并控制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的伸出长度,将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产品的放置位置。及产品的放置位置。及产品的放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产品的切割质量和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也在提升。在切割前必须将将产品位置固定,以防止切割过程中产生晃动,影响切割效果;所以在切割操作之前将产品夹持固定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人工将产品移动至待切割位置,这种方式容易因人工放置位置的不准确造成切割误差,或切割不完整等问题;为更加精准地切割,需要一再确认产品放置位置,影响切割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
[0008]移动机构,至少包括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与其同向设置的移动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两端外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相对所述移动底板移动,且移动方向与所述底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
[0009]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两者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往复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相向或相背移动;
[0010]校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三气缸,以及垂设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挡板,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以及产品移动至指定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呈阶梯状,其上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轴连接,与上竖直部垂直的中横直部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与中横直部垂直的下竖直部位于所述底板的外端,且其底端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移动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板呈L型,其竖直部贯穿所述通孔,竖直部顶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轴连接;与竖直部垂直的横直部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横直部的自由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底板的下
表面抵接,所述连接块至竖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夹持板至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最大距离。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同轴设置,且两者长度均等于待切割长度。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二移动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均通过一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垂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平行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安装板,以及与所述安装板垂直设置的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外侧与所述三角板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滑轨,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两组滑动块;两组所述滑动块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同步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所在的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定位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横直部贯穿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插销,以固定所述定位板在所述横直部上的位置;所述横直部位于两根所述滑轨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导向板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底板同宽,并垂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带动所述底板沿所述导轨的设置方向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垂直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加固板之间,并与所述加固板固定连接。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0021]自动化,通过自动计算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的距离,并控制第三气缸的气缸轴的伸出长度,将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产品的放置位置;
[0022]防变形,第一夹持板和/或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得信号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移动,有效防止两者之间距离过小致使其中夹持的产品变形;
[0023]稳定性强,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外侧均通过三角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导向板外侧通过加固板与底板三者相互垂直连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立体图;
[0025]图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立体图;
[0026]图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7]图4: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0028]图5: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
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30]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 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移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底板1上形成有一通孔10,所述通孔10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端;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通孔10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卡槽,该卡槽与所述通孔10均优选居中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
[003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上放置有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至少包括与所述底板1同向设置的移动底板21,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21两端外的第一移动板22和第二移动板23。所述第一移动板22和所述第二移动板23相对所述移动底板21移动,且移动方向与所述底板1的设置方向相同。
[0033]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机构,至少包括放置于所述底板(1)上并与其同向设置的移动底板(21),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21)两端外的第一移动板(22)和第二移动板(23);所述第一移动板(22)和所述第二移动板(23)相对所述移动底板(21)移动,且移动方向与所述底板(1)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移动板(22)和所述第二移动板(23)的底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32),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2)的夹持面(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42),两者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2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板(22)和所述第二移动板(23)往复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2)相向或相背移动;校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的第三气缸(51),以及垂设于所述移动底板(21)上的挡板(52),所述第三气缸(51)的气缸轴与所述挡板(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51)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2)以及产品移动至指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2)呈阶梯状,其上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气缸(41)的气缸轴连接,与上竖直部垂直的中横直部位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中横直部垂直的下竖直部位于所述底板(1)的外端,且其底端位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形成有一通孔(10),所述通孔(10)位于所述移动底板(21)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板(23)呈L型,其竖直部贯穿所述通孔(10),竖直部顶端与所述第二气缸(42)的气缸轴连接;所述横直部的自由端通过连接块(231)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连接块(231)至所述竖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夹持板(31)至所述第二夹持板(32)的最大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31)与所述第二夹持板(32)同轴设置,且两者长度均等于待切割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新井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