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雄专利>正文

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446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泵进料;利用测量部件计量输送泵内的物料体积;利用气力输送部件将输送泵中的物料排出;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进行间隔,若进行间隔,则根据所述物料体积计算间隔时间,并在等待间隔时间后输送泵再次进料;否则,不进行间隔,输送泵直接开始再次进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进料时间衡量灰料产量,进而判断物料输送系统在下一次运作前是否需要等待间隔时间,并根据理想状态下达到的最大运料效率与实际运料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间隔时间,避免物料输送系统空跑或低效运行,降低了物料输送系统的运作频率,从而降低物料输送系统功耗。统功耗。统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及系统,属于粉状散料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钢材、化工厂中部分工业设备会连续产灰,且产灰量随负荷变化、煤种变化而变化。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410328662.1的专利《一种能精确控制输送的超细粉气力输送设备》中所述超细粉气力输送设备连续不间断输送粉料并通过粉料变频输送装置中粉料的重量信号控制粉料输送效率,实现对粉料变频输送装置的变频控制。但灰料密度易受温度、湿度、空气、灰分影响而变化,测量得到的灰料重量不能准确反映灰料的真实重量。则根据灰料重量得到的变频控制参数并不准确,超细粉气力输送设备的功耗降低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功耗更低的物料输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及系统,根据进料时间衡量灰料产量,进而判断物料输送系统在下一次运作前是否需要等待间隔时间,并根据理想状态下达到的最大运料效率与实际运料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间隔时间,避免物料输送系统空跑或低效运行,降低了物料输送系统的运作频率,从而降低物料输送系统功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
[0006]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输送泵进料;
[0008]利用测量部件计量输送泵内的物料体积;
[0009]利用气力输送部件将输送泵中的物料排出;
[0010]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进行间隔,若进行间隔,则根据所述物料体积计算间隔时间T,并在等待间隔时间T后输送泵再次进料;否则,不进行间隔,输送泵直接开始再次进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计量输送泵内物料体积,具体为:预先计量表示输送泵容积的第一容积;输送泵进料后,计量表示输送泵内剩余容积的第二容积;第一体积与第二体积之差即为输送泵中的灰料体积。
[0012]进一步地,所述计量表示输送泵容积的第一容积,具体为:通过测量部件向输送泵通入压缩空气;根据通入的空气体积和空气压力,计算第一体积。
[0013]进一步地,定期重新计量并更新所述第一体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计量表示输送泵内剩余容积的第二容积,具体为:通过测量部件向输送泵通入压缩空气;根据通入的空气体积和空气压力,计算第二体积。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进行间隔,具体为:
[0016]预设一时间阈值,若输送泵进料时间超过时间阈值,则进行间隔;否则不进行间隔。
[001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输送泵内物料体积计算间隔时间T,以公式表达为:
[0018][0019][0020][0021]式中,ΔV表示前n次物料输送中计量的n个灰料体积的平均值;V表示本次物料输送中计量的物料体积;t1表示间隔时间;Δt表示输送泵进料所用时间;t2表示所述时间阈值;t3表示计量物料体积所用时间;t4表示输送泵排料所用时间;k表示安全系数;Vi表示物料输送系统在理想状态下达到的最大运料效率;Va表示物料输送系统实际运料效率。
[0022]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部件包括气源和气力输送通路;输送泵分别通过气力输送通路、测量通路与气源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通路和用于测量输送泵进气量的流量器,所述测量通路中设有调压阀、第二压力器。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排出输送泵内物料的灰管;所述灰管与气力输送通路连接,且灰管中设有用于截止气力输送通路向灰管送气的第二输送气阀。
[0025]技术方案二:
[0026]一种物料节能输送系统,包括:
[0027]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用于进料;
[0028]测量部件,所述测量部件用于计量输送泵内的物料体积;
[0029]气力输送部件,所述气力输送部件用于将输送泵中的物料排出;
[0030]其中,输送泵在进料前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等待间隔时间,所述间隔时间根据所述物料体积计算得到。
[0031]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部件包括气源和气力输送通路;输送泵分别通过气力输送通路、测量部件与气源连接。
[0032]进一步地,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通路和用于测量输送泵进气量的流量器,所述测量通路中设有调压阀、第二压力器。
[0033]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排出输送泵内物料的灰管;所述灰管与气力输送通路连接,且灰管中设有用于截止气力输送通路向灰管送气的第二输送气阀。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根据进料时间衡量灰料产量,进而判断物料输送系统在下一次运作前是否需要等待间隔时间,并根据理想状态下达到的最大运料效率与实际运料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间隔时间,避免物料输送系统空跑或低效运行,降低了物料输送系统的运作频率,从而降低物料输送系统功耗。
[0036]2、本专利技术利用压缩空气在固定压力下计量第一体积和第二体积并将两者之差作为灰料体积,获得的灰料体积更加准确,从而求得更为恰当的间隔时间。
[0037]3、本专利技术定期重新标定第一体积,可以消除物料输送系统密封性能下降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0038]图1和图5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0039]图2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输送泵;11、气化板;12、匀气盘;2、气力输送部件;21、储气罐;22、压缩空气管、23、气力输送通路;231、第一手阀;232、第一输送气阀;24、进气管;3、测量部件;31、测量通路;311、第二手阀;312、调压阀;313、第二压力器;314、第一测温器;315、测量气阀;32、第一压力器;33、第三压力器;34、流量器;35、第二测温器;4、灰斗;41、进料管;42、进料阀;43、排气管;44、进料排气阀;5、灰管;51、排料阀;52、第二输送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42]实施例一
[0043]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物料节能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泵、气力输送部件、测量部件、灰斗、灰管。
[0044]输送泵设有进气口、进料口和排料口。输送泵排料口与灰管连接,灰管中设有排料阀。
[0045]气力输送部件包括气源(具体为贮存有压缩空气的储气罐)、压缩空气管、气力输送通路。气力输送通路中设有第一手阀和第一输送气阀。
[0046]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通路、设置在进气管中的流量器、设置在输送泵排料口处的第二测温器、设置在储气罐出气口处的第一压力器、设置在灰管中的第三压力器。测量通路中设有第二手阀、调压阀、第二压力器、第一测温器、测量气阀。
[0047]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压缩空气管分别与气力输送通路、测量通路连接。输送泵进气口通过进气管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泵进料;利用测量部件计量输送泵内的物料体积;利用气力输送部件将输送泵中的物料排出;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进行间隔,若进行间隔,则根据所述物料体积计算间隔时间,并在等待间隔时间后输送泵再次进料;否则,不进行间隔,输送泵直接开始再次进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输送泵内的物料体积,具体为:预先计量表示输送泵容积的第一容积;输送泵进料后,计量表示输送泵内剩余容积的第二容积;第一体积与第二体积之差即为输送泵中的灰料体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表示输送泵容积的第一容积,具体为:通过测量部件向输送泵通入压缩空气;根据通入的空气体积和空气压力,计算第一体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期重新计量并更新所述第一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表示输送泵内剩余容积的第二容积,具体为:通过测量部件向输送泵通入压缩空气;根据通入的空气体积和空气压力,计算第二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输送泵进料时间,判断是否进行间隔,具体为:预设一时间阈值,若输送泵进料时间超过时间阈值,则进行间隔;否则不进行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料节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雄丘彬陈景凤黄京京陈宇珑邓鹏憧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