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膨胀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机构及固完井管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4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膨胀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机构及固完井管串。丢手机构包括:与送入管柱相连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齿;与回接筒相连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上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接合齿相对应以用于接收所述接合齿,所述接合齿和接合槽配合为能使所述送入管柱的扭转传递给所述回接筒;以及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构造为通过卡接配合将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在一起,并能在丢手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膨胀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机构及固完井管串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井固完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膨胀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丢手机构的固完井管串。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井的固完井过程中,需通过送入工具将尾管送入井内,并通过丢手机构进行丢手操作来使送入工具和尾管分离,以将尾管留在井下。
[0003]在现有技术中,尾管一般通过尾管悬挂器坐挂、坐封在外层套筒内,以保持其位置,并为后续的固井和油气开采提供基础。
[0004]常用的尾管悬挂器为卡瓦式悬挂器,近年来也出现了膨胀式悬挂器。然而,无论是卡瓦式悬挂器还是膨胀式悬挂器,其中的丢手机构都会用到倒扣螺纹,需要通过倒扣螺纹的解扣来实现丢手。这种丢手方式的缺陷在于,在解扣时,需要上提送入钻具严格寻找纵向力的中和点。这是作业过程中的一个操作难点。另外,这种倒扣结构会导致整个管串在下入过程中不能扭转,否则有可能会提前丢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串在下入过程中遇阻,就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处理阻塞的问题。一方面,这会导致作业过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这还有可能导致管串中的剪钉、卡簧等结构非预期地提前动作。这可能会导致后续的固井、完井作业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丢手机构,能用于解决、或者至少削弱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丢手机构的固完井管串。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丢手机构,包括:与送入管柱相连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齿;与回接筒相连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上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接合齿相对应以用于接收所述接合齿,所述接合齿和接合槽配合为能使所述送入管柱的扭转传递给所述回接筒;以及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构造为通过卡接配合将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在一起,并能在丢手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
[0007]上述丢手机构将倒扣螺纹连接改为了卡接,并能通过接合齿和接合槽的配合实现扭转的传递。由此,在管串下入井中时,允许通过扭转的方式来缓解遇阻、卡井等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下入效率,同时能避免管串中的结构提前动作。另外,卡接配合的丢手机构也不需在丢手时寻找中和点,从而有利于简化丢手作业。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构造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套筒,所述第一卡接套筒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卡接套筒还包括从所述连接部纵向向下延伸的第一弹性卡爪,所述第一弹性卡爪的末端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构造为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卡
接凹槽内;延伸套筒,所述延伸套筒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延伸套筒的下端沿纵向向下延伸,所述延伸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内,在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第一卡接套筒的第一弹性卡爪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内并与所述延伸套筒的外壁间隔开;以及第二卡接套筒,所述第二卡接套筒包括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弹性卡爪,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的末端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能延伸到所述第一弹性卡爪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抵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保持在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内;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沿纵向错开,以允许所述第一卡接凸起脱离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从而实现丢手。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套筒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在所述环形空间内与所述延伸套筒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滑动式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弹性卡爪从所述密封部纵向向上延伸形成;其中,在第二状态下,流体能从所述延伸套筒进入到所述环形空间内,以向上推动所述密封部,从而促使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沿纵向错开。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延伸套筒的下端为开放端,以允许流体从所述延伸套筒进入到所述环形空间内。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套筒与所述延伸套筒通过剪钉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卡接套筒的内壁构造有第二卡接凹槽;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沿纵向错开并卡接到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内。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延伸套筒的外壁上构造有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的卡接表面纵向向上;所述第二卡接套筒构造有与所述卡接凸台配合的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配合部与所述卡接凸台配合为能避免所述第二卡接套筒相对于所述延伸套筒纵向向下移动。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配合部构造为从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的末端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卡接凸起。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台构造为马牙扣。
[00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完井管串,包括:送入管柱;回接筒;以及上述丢手机构;其中,所述回接筒包括直径径向向内收缩的缩窄部分,在所述缩窄部分的外壁上构造有用于与外层套筒配合的坐挂坐封部,所述固完井管串还包括膨胀锥,所述膨胀锥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外;在第一状态下,所述膨胀锥处于所述缩窄部分的纵向下方,在第二状态下,通过上提所述送入管柱使得所述膨胀锥相对于所述回接筒纵向向上移动,在所述膨胀锥的作用下,所述缩窄部分径向向外膨胀,以使所述坐挂坐封部与所述外层套筒配合。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8]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膨胀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丢手机构处于第一状态。
[0019]图2显示了图1中的丢手机构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了图1中的丢手机构中的第一接头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1]图4显示了图3中的第一接头的示意性正视图。
[0022]图5显示了图1中的丢手机构中的第二接头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3]图6显示了图1中的丢手机构中的第一卡接套筒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4]图7显示了图1中的丢手机构中的第二卡接套筒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5]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介绍。
[0027]在本文中,“纵向”指的是沿井眼方向延伸的方向。“纵向向上”为朝向井口的方向。“纵向向下”为朝向井底的方向。
[0028]在本文中采用的螺纹连接均为沿同一方向的正扣连接。
[0029]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坐挂机构100包括与送入管柱 (例如为钻杆)400相连的第一接头110,其大体上构造为中空的筒形。第一接头110与送入管柱400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丢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送入管柱相连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齿;与回接筒相连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上端构造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接合槽,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接合齿相对应以用于接收所述接合齿,所述接合齿和接合槽配合为能使所述送入管柱的扭转传递给所述回接筒;以及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构造为通过卡接配合将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在一起,并能在丢手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构造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套筒,所述第一卡接套筒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卡接套筒还包括从所述连接部纵向向下延伸的第一弹性卡爪,所述第一弹性卡爪的末端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构造为能容纳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内;延伸套筒,所述延伸套筒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延伸套筒的下端沿纵向向下延伸,所述延伸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接头内,在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第一卡接套筒的第一弹性卡爪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内并与所述延伸套筒的外壁间隔开;以及第二卡接套筒,所述第二卡接套筒包括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弹性卡爪,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的末端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能延伸到所述第一弹性卡爪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抵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延伸套筒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保持在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内;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沿纵向错开,以允许所述第一卡接凸起脱离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从而实现丢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套筒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在所述环形空间内与所述延伸套筒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照正吴柳根唐明冯德杰宁学涛蔡鹏朱海波齐鑫沈学祥马建忠臧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