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419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开关磁阻电机,所述发射端包括可变电容,利用所述可变电容控制器调节延时角,输出两路互补的PWM波控制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改变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从而调节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所述发射线圈与发射端谐振电容谐振,将能量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射端传输的能量并产生电流驱动所述开关磁阻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可变电容延时角,改变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从而调节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实现了利用可变电容构成谐振网络进行多频率谐振,从而提高了无线电机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促进了无线电机系统的模块化发展。电机系统的模块化发展。电机系统的模块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借助空间中的能量载体(如电场,磁场等)将能量从电源传输至负载侧。在电磁波产生的交变磁场中,根据距离场源的远近可将其分为远场(辐射场)和近场(感应场)。而根据无线电能传输依赖的载体不同,近场无线电能传输通常又可分为电场耦合式和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由于磁场对人体的危害较小,传输功率较大,传输效率较高,以及基于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容极板制造工艺上所遇到的瓶颈,目前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在产业界及学术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0003]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又可分为感应式和谐振式。如图1谐振式的基本原理图所示,记发射线圈与发射端谐振电容的阻抗为X1,接收线圈与接收端谐振电容的阻抗为X2,负载阻抗为R。该系统中当交流电压源的频率使发射线圈与发射端谐振电容,接收线圈与接收端谐振电容谐振时,接收线圈折算至发射端的阻抗为忽略器件的寄生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包括可变电容,所述可变电容与逆变器和发射线圈串联连接,其中,所述两个MOSFET栅极与可变电容控制器连接,构成可变电容控制端,所述可变电容控制端与电容并联,用于利用所述可变电容控制器调节延时角,输出两路互补的PWM波控制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改变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后传输能量至所述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射端传输的能量并产生电流驱动开关磁阻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C
sc
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
α
为不控电容的容值,α为PWM脉冲信号的延时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磁阻电机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开关磁阻电机转速及位置信息;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开关磁阻电机转子所处位置及状态;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开关磁阻电机的转速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与蓝牙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所述发射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扬朱易杨勇何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