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96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从湖北贝母内生真菌Boeremia exigua中分离得到的一个Eremophilane型倍半萜Boeremialane D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潜力,更具体的描述是在制备对NO炎症效应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具有低毒高效的优势,可显著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产生的NO。制LPS刺激产生的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和化学
,特别涉及一种来源于湖北贝母内生真菌Boeremia exigua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性刺激的防御反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而清除病原体以减少细胞损伤,并通过启动组织修复功能自主修复受损组织。当巨噬细胞在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时,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一氧化氮以及调节炎症相关蛋白而引发炎症和免疫应答。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细胞后才释放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巨噬细胞在LPS的诱导下,不仅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吞噬能力明显增强,还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

1β(IL

1β)、白介素

6(IL

6)等,这些介质会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产生抵御作用,但过量分泌则会引发炎症反应,而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机体免疫稳态失衡,造成难以修复的组织损伤。炎症是引发癌症、II型糖尿病、肥胖症、关节炎、肺纤维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目前临床抗炎药物容易引起副作用以及药物使用耐药性增强的问题,开发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炎药物是一项值得申请人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0003]一氧化氮(NO)在人体内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能扩张血管并保护组织器官。NO由NOS酶(Nitric oxide synthase)产生,在血液和组织中被氧化形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血液和组织中进行生理循环,形成NO和其他生物活性氮氧化物。生理水平的NO对于物质代谢、免疫调节和信号传递等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适量的NO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免疫调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但持续过度的炎症产生大量的NO将导致机体损伤。申请人通常使用靶向性抑制NO生成的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因此,NO常用做体外炎症模型标志物来筛选有效的抗炎药物。
[0004]湖北贝母是湖北省的道地药材,具有化痰止咳、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咳嗽,痰热咳嗽,是老百姓家中日常必备中药。内生真菌是一种独特的微生物群,可以无明显病害症状地在健康植物的活组织中生存繁殖。植物内生真菌与植物宿主在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构成一个复杂且稳定的动态微生态系统。内生真菌的生命活动可参与保护植物免受生长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的侵害。基于内生真菌具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培养周期短暂、基因操作可行性高等优势,且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常作为高价值化合物出现在保健品、化妆品、医药产品等领域。申请人对从湖北贝母的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的一个Eremophilane型倍半萜的抗炎活性进行探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Eremophilane型倍半
萜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6]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其结构式如下:
[0007][0008]分子式:C
17
H
22
O6[0009]所述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在制备可抑制NO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应用于制备针对生理水平过量的NO引起的物质代谢、免疫调节和信号传递相关疾病的药物。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抗炎活性具体体现在: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产生NO炎症效应。本专利技术的实验证明,所述Eremophilane型倍半萜低毒高效,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产生的NO,具有可用于制备新型抗炎药物的潜在用途。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来源于湖北贝母内生真菌Boeremia exigua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其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产生的NO。
[0014]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低毒高效,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产生的NO,具有可用于制备新型抗炎药物的潜在用途。
[0015]3、本专利技术拟保护其用途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可通过从植物内生真菌中提取纯化来获取。具有培养周期短暂、操作可行性高、无化学污染、绿色环保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氢谱图(600MHz,MeOD);
[0017]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碳谱图(150MHz,MeOD)和DEPT图;
[0018]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MQC图;
[0019]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HMBC图;
[0020]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1H
‑1H COSY图;
[0021]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ROESY图;
[0022]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NO抑制图,注:与空白组相比,###P<0.001,与LPS组相比,***P<0.001;
[0023]图8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在有无LPS刺激下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呈现得更加清楚,下面申请人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5]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6]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实施例1:
[0028]原料湖北贝母内生真菌分离自湖北贝母新鲜植株的根部,贝母采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新塘乡双河社区,菌株自编号为贝21,经ITS序列测定结果对比得知,该序列与Boeremia exigua的最大相似度高达100%,基因库登录号:MT154621.1。故将其鉴定为Boeremia exigua,该菌株保藏于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微生物菌种库(已经公开,见:吕晓,叶可,马旭军等.湖北贝母内生真菌Boeremia exigua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2):174

179)。
[0029]上述湖北贝母内生真菌贝21的具体分离过程为:取湖北贝母(新鲜植株的根部),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将其切成小块,经75%V/V乙醇润洗60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其结构式为:2.权利要求1所述的Eremophilane型倍半萜在制备抑制炎症发生的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辉吕晓叶可石宝宝艾洪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