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8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光系统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抛光时手动更换产品工位效率低下、稳定性低以及灰尘对人体健康存在影响的问题,并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包括抛光房、旋转台、第一辅机、第二辅机以及机器人,通过机器人代替操作人员将装有产品的抛光治具从装卸工位驱动至第一加工工位、再由第一加工工位驱动至第二加工工位,实现产品驱动的自动化,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疲劳,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抛光的稳定性,避免灰尘造成职业疾病。避免灰尘造成职业疾病。避免灰尘造成职业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的
,特指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切抛光工艺中,主要采用人工抛光的方式。手抛作业员将水切产品固定在手抛治具上,通过手持手抛治具在旋转布轮上进行产品表面的抛光。此工艺可以通过人工对手抛治具的控制,实现灵活、快速的完成产品表面抛光。但是人工抛光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陷,并且无法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抛光过程中的粉尘也容易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实现机械化抛光、抛光稳定性好、抛光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包括用于夹持产品的抛光治具,还包括:
[0005]抛光房,所述抛光房内设有第一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且所述抛光房一侧设有连通所述抛光房的装卸工位;
[0006]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可倾斜的设置在所述装卸工位处;
[0007]设有粗布轮的第一辅机以及设有细布轮的第二辅机,所述第一辅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位处,所述第二辅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位处;
[0008]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装卸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一加工位、从所述第一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二加工位,并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装卸工位。
[0009]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还包括机架,所述抛光房与所述旋转台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抛光房位于所述旋转台的上方。
[0010]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旋转台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0011]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旋转台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0012]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抛光房内还设有第三加工位,所述机器人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三加工位,并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第三加工位运动至所述装卸工位。
[0013]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装卸工位上设有第三辅机,所述第三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以及抛光布轮,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抛光布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所述第
一传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相接。
[0014]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第一辅机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电机以及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相接,所述粗布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0015]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第二辅机还包括第三支撑架、第三电机以及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三传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三电机相接,所述细布轮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
[0016]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抛光布轮的厚度小于所述粗布轮以及所述细布轮的厚度。
[0017]据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所述机器人的机械臂上设有快换盘,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快换盘与所述抛光治具相接。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驱动夹持产品的抛光治具从第一加工位运动至第二加工位,实现机械化驱动,其抛光更为平稳,且可以避免灰尘对人体的伤害;
[0020]2、抛光布轮的厚度小于粗布轮与细布轮的厚度,则抛光布轮的抛光范围更小,可以通过抛光布轮进行补抛;
[0021]3、装卸工位处设有可倾斜的旋转台,则水平状态下,方便工作人员取放产品,在倾斜状态下,方便机器人夹取产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辅机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辅机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抛光治具;200、抛光房;300、旋转台;400、第一辅机;410、粗布轮;420、第二支撑架;430、第二电机;440、第二传动轴;500、第二辅机;510、细布轮;600、机器人;610、快换盘;700、机架;800、第三辅机;810、抛光布轮;820、第一支撑架;830、第一传动轴;840、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包括用于夹持产品的抛光治具100,产品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安装到抛光治具100上,还包括:
[0028]抛光房200,所述抛光房200内设有第一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且所述抛光房200一侧设有连通所述抛光房200的装卸工位,装卸工位设置在抛光房200的一侧,并可以连通抛光房200的内外,方便其安装、取下产品,同时也可以将产品传递至第一加工位或第二加工位处,在第一加工位进行初步加工,在第二加工位进行二次加工。
[0029]旋转台300,所述旋转台300可倾斜的设置在所述装卸工位处,旋转台300用于放置抛光治具100,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台300可水平或可倾斜的设置在装卸工位上的,当旋转台
300水平设置时,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产品的安装或拆卸,当旋转台300倾斜设置时,方便机器人600进行夹取。
[0030]设有粗布轮410的第一辅机400以及设有细布轮510的第二辅机500,所述第一辅机400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位处,所述第二辅机500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位处,第一辅机400利用粗布轮410对产品进行粗抛光,第二辅机500利用细布轮510对产品进行精抛光。
[0031]机器人600,所述机器人600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100从所述装卸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一加工位、从所述第一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二加工位,并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100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装卸工位,其先在第一加工位进行粗加工,再驱动至第二加工位进行精加工,加工完之后可以驱动其返回装卸工位,在装卸工位上将加工好的产品取下。
[0032]为了适应某些产品的需要,在精加工之后需要进行补抛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抛光房200内还设有第三加工位,所述机器人600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100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三加工位,并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100从第三加工位运动至所述装卸工位,在精加工之后,不需要补抛的,机器人600驱动抛光治具100从第二加工位运动至装卸工位,需要补抛的,机器人600驱动抛光治具100从第二加工位运动至第三加工位,在第三加工位补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包括用于夹持产品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抛光房,所述抛光房内设有第一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且所述抛光房一侧设有连通所述抛光房的装卸工位;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可倾斜的设置在所述装卸工位处;设有粗布轮的第一辅机以及设有细布轮的第二辅机,所述第一辅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工位处,所述第二辅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位处;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装卸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一加工位、从所述第一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二加工位,并可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装卸工位。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抛光房与所述旋转台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抛光房位于所述旋转台的上方。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所述机架上。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前后水切抛光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房内还设有第三加工位,所述机器人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所述第二加工位运动至所述第三加工位,并可驱动所述抛光治具从第三加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步光蒋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