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在加工时常需要反复的进行转移,在转移时还需要对印制板进行翻面操作,而现有的电路板转移通常采用皮带输送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能进行电路板的精确转移,同时当在转移时也不方便进行电路板的翻面操作,从而给电路板的实际生产加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进行电路板加工时,方便进行电路板的转移操作,并在转移时方便进行电路板的任意角度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电路板转移的灵活性,方便进行电路板的加工或者检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5]一种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机构;
[0006]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背板,夹持背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竖板,每个夹持竖板的外壁均安装有一对夹持气缸,夹持气缸的活动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1),调节机构(1)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2),调节机构(1)的另一端设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背板(30),夹持背板(30)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竖板(31),每个夹持竖板(31)的外壁均安装有一对夹持气缸(32),夹持气缸(32)的活动端均安装有夹持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其特征在于,夹持板(33)的内壁设有软质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板转移用夹持头,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1)包括转动座(10),转动座(10)内设有第一转筒(11),第一转筒(11)内设有第二转筒,第二转筒内设有第三转筒,第一转筒(11)的外侧端安装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呈对称结构的设有一对L形板(13),第二转筒的外侧端设有第一锥齿(14),第三转筒的外侧端设有第二锥齿(15),其中一个L形板(13)设有第三锥齿(16),第三锥齿(16)啮合于第一锥齿(14),第三锥齿(16)上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华,胡瑜畔,邱锋,孙洋强,牟玉贵,杨海军,邓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