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韧专利>正文

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6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烧制窑炉、生坯干燥窑炉、脱硫塔和喷雾塔干燥炉。烧制窑炉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将烟气余热传导并用于喷雾塔干燥炉燃料燃烧的助燃空气,从而提高助燃空气的初温和内能,使喷雾塔干燥炉内燃料更易燃烧,减少产生相同热量和烟温所需的助燃风量和燃料;同时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将烟气余热传导也可用于生坯干燥炉干燥陶瓷生坯的空气,以减少陶瓷生坯干燥时消耗的燃料;另外,将烧制窑炉烧制过程中中间部分的烟气引入第二热交换器,作为第一热交换器导出热量不足以完成生坯干燥热量的补充,第二热交换器可作为第一热交换器的备用使用,可实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量,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
[0003]陶瓷生产行业能源消耗较大,是目前我国重点推行改造升级、全面开展节能减排监管的十四个重点行业之一。目前陶瓷生产的过程中,因陶瓷烧制需要,烧制窑炉排烟温度非常高,高温烟气直接在脱硫塔除硫过程中通过喷淋冷却后经烟囱直接排向大气,烟气中大量的热量未能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烧制窑炉、生坯干燥窑炉、脱硫塔、喷雾塔干燥炉和第一热交换器;
[0006]所述烧制窑炉通过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脱硫塔连通;
[0007]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入口侧设有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制窑炉、生坯干燥窑炉、脱硫塔、喷雾塔干燥炉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烧制窑炉通过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入口侧设有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烧制窑炉的排烟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气流通道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入口侧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出口侧与所述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出口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第四气流通道与母管连通,所述母管与所述生坯干燥窑炉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第五气流通道与所述喷雾塔干燥炉的助燃空气进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至少一台第一备用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隔离挡板,所述第一备用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隔离挡板;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和至少一台第二备用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进口侧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隔离挡板,所述第二备用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进口侧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隔离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进口侧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出口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七隔离挡板和第八隔离挡板,所述第七隔离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进口侧,所述第八隔离挡板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出口侧;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上分别设有相间隔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七隔离挡板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进口之间,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八隔离挡板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烟气出口侧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流通道上依次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黄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