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52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向阀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包括控制阀主体,所述控制阀主体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控制阀主体表面设置有入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所述入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均与所述油道相连通,所述油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油道的油道控制阀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压控制换向阀,其中设有油道控制阀部件和气压控制部件,油道控制阀部件中上阀杆与气压控制部件之间互相配合,方便装置进行回油和出油,所述油道控制部件中的上阀杆和下阀杆之间互相配合,方便装置控制液压油持续进入,以达到给终端设备提供油压,采用气压控制方式操控,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压力保持效果好的特性。力保持效果好的特性。力保持效果好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


[0001]本技术涉及换向阀
,尤其涉及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092022461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控阀,其结构包括气控阀体、手把、凸轮轴、凸轮、钢球、慢降阀座、慢降弹簧、回位弹簧、慢降阀体、截止阀垫和截止阀弹簧,手把与带有凸轮的凸轮轴垂直相接,凸轮与设置在气控阀体内的钢球相接触,钢球与慢降阀座相接触,慢降阀座又与装在慢降阀体内的慢降弹簧相接,慢降阀体下部和气控阀体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在气源通道上设置有包括截止阀垫和截止阀弹簧的截止阀。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控换向阀灵敏度不高,响应时间较长。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控换向阀灵敏度不高,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主体(1),所述控制阀主体(1)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控制阀主体(1)表面设置有入油孔(11)、出油孔(12)和回油孔(13),所述入油孔(11)、出油孔(12)和回油孔(13)均与所述油道相连通,所述油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油道的油道控制阀部件(2);所述油道控制阀部件(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控制阀主体(1)内部的上阀座(21)与下阀座(22),所述上阀座(21)内活动设置有上阀杆(23),所述下阀座(22)内活动设置有下阀杆(24);所述上阀座(21)与所述下阀座(22)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所述上阀杆(23)与所述下阀杆(24)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25),所述连接弹簧(25)位于所述间隔空间内,所述回油孔(13)与所述上阀座(21)相连通,所述入油孔(11)与所述下阀座(22)相连通,所述出油孔(12)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所述控制阀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调控所述油道控制部件的气压控制部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部件(3)包括与所述控制阀主体(1)上端相连接的气缸盖(31),所述气缸盖(31)内设置有控制腔(32),所述控制腔(32)内滑动连接有气压活塞(33),所述气压活塞(33)与所述控制阀主体(1)之间连接有活塞弹簧(34);所述气压活塞(33)的中间安装有活塞杆(35),所述活塞杆(35)的下端能够伸进所述上阀座(21)内与所述上阀杆(23)配合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控制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主体(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与所述控制腔(32)相连通,所述安装槽(14)的内部安装有铜套(15);所述活塞杆(35)的下端与所述铜套(15)滑动连接且通过所述铜套(15)伸进所述上阀座(21)内。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召波吕露周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助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