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优化半导体沟槽形貌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35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9
公开了优化半导体沟槽形貌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主要利用两种不同条件的刻蚀工艺进行循环刻蚀,可以抑制微沟槽的产生,改善了器件沟槽底部的形貌,并可以获得“V型槽”、“U型槽”以及底部平坦的沟槽形貌。以及底部平坦的沟槽形貌。以及底部平坦的沟槽形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半导体沟槽形貌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半导体沟槽形貌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Si)基器件是目前最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近年来由于受到Si材料性能的影响,严重地限制了Si基器件的工作电压、工作温度、工作频率、工作损耗以及抗辐射等性能的提升。然而,现在Si基器件的技术相对成熟,很难实现创新性的突破。碳化硅(SiC)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硅和碳原子之间强壮的共价键使这种材料具有高硬度、化学惰性和高导热性,也为该材料提供了宽禁带宽度和高临界击穿电场。凭借这些优异特性,SiC在大功率和高温电子器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应用。
[0003]沟槽刻蚀工艺是半导体器件制备的关键工艺。沟槽的形貌会影响器件导通电流的面积和击穿时电场的分布,进而影响器件的比导通电阻和击穿电压。在传统的半导体刻蚀工艺中,沟槽底部很容易产生微沟槽现象,尤其是对于深沟槽结构来说。微沟槽会引起电势线的聚集效应,产生高电场导致器件提前击穿,进而降低了器件的击穿电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优化半导体沟槽形貌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包括:样片清洗;掩膜层生长;掩膜层图形化;通过第一刻蚀条件刻蚀沟槽,所述第一刻蚀条件包括第一ICP功率和第一RF偏置电压;通过第二刻蚀条件刻蚀沟槽,所述第二刻蚀条件包括第二ICP功率和第二RF偏置电压,所述第一ICP功率高于所述第二ICP功率,所述第一RF偏置电压低于所述第二RF偏置电压;交替使用第一刻蚀条件和第二刻蚀条件刻蚀沟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第一ICP功率为800~2000W,第一RF偏置电压为

50V~0V,第二ICP功率为0~600W,第二RF偏置电压为

300V~

50V。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第一刻蚀条件使得化学刻蚀占主导,第二刻蚀条件使得物理刻蚀占主导。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第一刻蚀条件下的刻蚀速度大于第二刻蚀条件下的刻蚀速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通过第一刻蚀条件刻蚀后的沟槽底部呈“V字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通过第二刻蚀条件刻蚀后的沟槽侧壁垂直且底部出现微沟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刻蚀工艺方法,其中交替使用第一刻蚀条件和第二刻蚀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况王宝柱王珩宇任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