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32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及其生产工艺,由聚氨酯隔热胶注入到铝合金型材的中间槽口制得,该增效异氰酸酯基上含有大量的受阻酚结构,聚氨酯隔热胶的制备过程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使得聚氨酯会受氧原子袭击出现氧化降解形成自由基,受阻酚结构能够捕捉链反应阶段形成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链式反应继续进行,同时能够分解过氢氧化物,生成稳定非活性产物,进而防止了聚氨酯隔热胶老化,保证了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的使用寿命,与传统聚氨酯隔热胶不同,该聚氨酯隔热胶不需添加抗氧化剂和阻燃剂,不会出现抗氧成分和阻燃成分的析出,大大提升了聚氨酯隔热胶的使用寿命。大大提升了聚氨酯隔热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胶隔热合金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型材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在建筑业,铝合金型材常用于门窗的安装,为了保证室内温度基本保持一致,铝合金型材的保温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在寒冷的冬季,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因此室内的热量经过铝合金型材制作的门窗快速传递到室外,引起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给居住的人们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人们不得不采用暖气取暖,而在炎热的夏季,室外的温度高于室内温度,铝合金的热传递效果明显,室内温度提升快,人们不得不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0003]但现有的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制备过程使用的隔热胶,均为聚氨酯隔热胶,聚氨酯隔热胶自身的耐老化性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和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制备过程中易出现老化,使得自身隔热效果下降,且阻燃效果差,安全系数低;
[0004]针对此方面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增效异氰酸酯和改性聚醇解决了现阶段,隔热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老化,隔热效果下降,且在发生火灾时,易出现燃烧滴落,安全系数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由聚氨酯隔热胶注入到铝合金型材的中间槽口制得;
[0008]所述的聚氨酯隔热胶由如下步骤制成:
[0009]将增效异氰酸酯、改性聚醇、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70

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

1.5h后,升温至温度为90

100℃,继续反应1

1.5h,制得聚氨酯隔热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增效异氰酸酯和改性聚醇的用量质量比为1.2:1。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增效异氰酸酯由如下步骤制成:
[0012]步骤A1:将三氯化铝和四氯化碳加入反应釜中,在转为150

200r/min,温度为10

1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加入甲苯,在温度为40

4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

1.5h后,过滤去除滤渣,将滤液蒸馏去除溶解,将底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在温度为110

12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10

15min,制得中间体1;
[0013]反应过程如下:
[0014][0015]步骤A2:将中间体1、N

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加入反应釜,在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

10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去离子水、乙醇、硼氢化钠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20

2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0

40min后,加入盐酸溶液混合均匀,制得中间体3;
[0016]反应过程如下:
[0017][0018]步骤A3:将2,6

二叔丁基苯酚、甲苯、碘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0

3℃,氮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滴加二氯化硫,进行反应3

5h后,分液并向甲苯有机相中加入锌粉,在温度为60

65℃的条件下,加入浓盐酸至有机相呈无色,制得中间体4,将三聚氯氰溶于丙酮中,加入中间体4和无水碳酸钾,在转速为300

500r/min,温度为40

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5

20h,制得中间体5;
[0019]反应过程如下:
[0020][0021]步骤A4:将中间体5、中间体3、氢氧化钠、二甲苯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120

13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

1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碳酸钾、去离子水、溴化四乙基铵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110

12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2

3h,制得中间体6,将中间体6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70

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

3h,制得增效异氰酸酯。
[0022]反应过程如下:
[0023][0024]进一步的,步骤A1所述的三氯化铝和四氯化碳的用量摩尔比为2:1,底物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g:5mL。
[0025]进一步的,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1、N

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的用量比为0.1mol:0.1mol:0.15:200mL,中间体2、去离子水、乙醇、硼氢化钠、盐酸溶液的用量比为0.05mol:5mL:20mL:0.4g:1mL,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0026]进一步的,步骤A3所述的2,6

二叔丁基苯酚、甲苯、碘、二氯化硫的用量比为0.05mol:20mL:0.06g:0.025mol,三聚氯氰和中间体4的用量摩尔比为1:2。
[0027]进一步的,步骤A4所述的中间体5、中间体3、氢氧化钠的用量摩尔比为1:1:1,滤饼、碳酸钾、去离子水、溴化四乙基铵的用量比为5g:9g:100mL:2g,中间体6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用量摩尔比为1:2。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醇由如下步骤制成:
[0029]步骤B1:将3,5

二羟基甲苯和乙腈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80

90℃,氮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三氯氧磷和三乙胺,进行反应4

5h后,加入苯酚,继续反应6

8h,制得中间体7;
[0030]反应过程如下:
[0031][0032]步骤B2:将中间体7、N

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加入反应釜,在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8

10h,制得中间体8,将中间体8、碳酸钾、去离子水、溴化四乙基铵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110

12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由聚氨酯隔热胶注入到铝合金型材的中间槽口制得;所述的聚氨酯隔热胶由如下步骤制成:将增效异氰酸酯、改性聚醇、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70

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

1.5h后,升温至温度为90

100℃,继续反应1

1.5h,制得聚氨酯隔热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隔热胶由如下步骤制成:将增效异氰酸酯、改性聚醇、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70

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

1.5h后,升温至温度为90

100℃,继续反应1

1.5h,制得聚氨酯隔热胶;所述的增效异氰酸酯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三氯化铝和四氯化碳混合搅拌并加入甲苯,进行反应后,过滤去除滤渣,将滤液蒸馏去除溶解,将底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回流反应,制得中间体1;步骤A2:将中间体1、N

溴代丁二酰亚胺、过氧化苯甲酰、四氯化碳混合反应,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去离子水、乙醇、硼氢化钠混合反应后,加入盐酸溶液混合均匀,制得中间体3;步骤A3:将2,6

二叔丁基苯酚、甲苯、碘混合均匀,搅拌并滴加二氯化硫,进行反应后,分液并向甲苯有机相中加入锌粉,加入浓盐酸至有机相呈无色,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强刘芬张征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凯宏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