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如祥专利>正文

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510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结构,包括前、后减震组件、电机外管;其中,前减震组件包括安装输出轴的输出轴座、输出轴支架、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前软管,后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座、第二减震座、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后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软管内壁与所述的输出轴的后端周面及输出轴支架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所述的后软管内壁与第一减震座的后端周面与第二减震座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前软管通过筋槽配合结构,使前软管、输出轴和输出轴支架彼此相连成整体结构,后软管通过筋槽配合结构,使后软管、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彼此相连成整体结构,省略了原有专利中钢套和钢圈这两部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管状电机上且防止电 机震动进而降低噪音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巻帘门、窗一般均采用体积小的管状电机作为动力源,由于管状电机在工作 时震动噪音较大,使用者会有不舒适的感觉。针对上述现状,有一申请号为CN200710070463.5(公告号为CN101145710A)的中国 技术专利《管状电机的消音防震装置》披露了这样一种管状电机的消音防震装 置,其特征在于由前、后防震件连接在管状电机的两端上,还在前、后防震件和管状电机外紧配合有密封管所构成,所述的前防震件由输出m级支架的后端,输出m级支 架座的前端,分别从前软管的两端对插入前软管中,并在输出m级支架、输出m级支 架座对接处的环凹槽中嵌有钢套,将输出m级支架、输出m级支架座连接成整体构 成,所述的后防震件由后防震座的前端,后输出防震座的后端,分别从后软管的两端 对插入后软管中,并在后防震座、后输出防震座对接处的环凹槽中嵌有钢套,将后防 震座、后输出防震座连接成整体构成,所述后防震件直接连接在管状电机电机外壳的 一端头上,所述的前防震件通过m级支架动配合连接在管状电机电机外壳另端头上的 前输出防震座上,输出m级支架动配合连接在输出轴座上,前后软管两端的头上分别 紧套有钢圈。上述管状电机的消音防震装置具有较好的防震减噪效果,为将后防震座、后输出 防震座、后软管连接成整体,在后防震座、后输出防震座对接处的环凹槽中嵌有钢 套,并在后软管两端的头上分别紧套有钢圈,进而将三者连接成整体,因此上述结构 比较复杂,成本高,且将钢圈紧套在软管上的装配工序复杂,拆卸也很不方便。综上所述前述专利的消音防震装置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管状电机的 减震降噪音结构,其无需额外增加钢套及钢圈部件也可将关联的各部件连接成整体, 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 结构,包括与电机内管两端相连的前、后减震组件,所述的电机内管及前、后减震组 件外部紧配有电机外管;其中,前减震组件包括安装输出轴的输出轴座、输出轴支 架、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前软管,所述输出轴支架位于电机内管的前方,并由电机内 管内的传动组件带动旋转,输出轴座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的前端,所述的输出轴可转 动的穿设在输出轴座上,输出轴的后端与输出轴支架的前端分别对插入前软管;后减 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座、第二减震座、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后软管,第一减震座定位 安装在电机内管后端,第二减震座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的后端,第一减震座的后端与 第二减震座的前端分别对插入后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软管内壁与所述的输出 轴的后端周面及输出轴支架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所述的后软管内壁与 第一减震座的后端周面与第二减震座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上述的前软管内壁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的定位筋,对应,所述的输出轴的后端周 面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供定位筋插入的限位槽,输出轴支架的前端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供定位筋插入的限位槽;所述的后软管内壁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的定位筋,对应, 所述的第一减震座的后端周面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供定位筋插入的限位槽,第二减震 座的前端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供定位筋插入的限位槽。上述为一种筋槽配合结构,当 然根据该思路也可延伸出其它筋槽配合结构,如前述结构中定位筋和限位槽的位置可 以互换,还有定位筋和限位槽的个数也可根据需要而定, 一般以两个为佳。上述的输出轴支架与输出轴插接连接;所述的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插接连 接。插接连接能进一步确保输出轴支架与输出轴的连接稳定性,及第一减震座和第二 减震座的连接稳定性。上述的输出轴支架的前端面固定有两外凸的定位柱,对应输出轴的后端面具有供 输出轴支架上的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减震座的前端面固定有两外凸的定 位柱,对应第一减震座的后端面具有供第二减震座上的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孔。其是一 种插接结构,当然根据该思路也可延伸出类似的插接结构,如定位柱和定位孔的位置 可以互换,定位柱及定位孔的个数也可根据需要而定。上述的输出轴座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电机外管相连,第二减震座通过定位销与所述 的电机外管相连。为进一步加强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效果,上述的电机内管的两端头上分别紧套 有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减震套,所述的减震套的外周面与电机外管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前软管通过筋槽配合结构,使前软 管、输出轴和输出轴支架彼此相连成整体结构,后软管通过筋槽配合结构,使后软 管、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彼此相连成整体结构,省略了原有专利中钢套和钢圈这 两部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低,还有筋槽配合结构装配简单,只需将定位筋插入限位槽内即可,组装分别。而本技术的减震降噪音的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电机外管状态);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前减震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减震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上述,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结构,包括与电机内管l两端相连的前、后减震组件,所述的电机内管l及前、后减震组件外部紧配有电机外管2。电机内管l内装有电机及减 速传动组件,其为常规技术,故在图纸中没有显示。其中,前减震组件包括安装输出轴3的输出轴座4、输出轴支架5、由弹性软材料制 成的前软管6,弹性软材料为橡胶,当然也可是其它类似材料,所述的输出轴支架5位 于电机内管l的前部,并由电机内管1内的减速传动组件中的内齿套座13带动旋转,内 齿套座13安装在一支架14上,而该支架14则定位安装在电机内管1的前部,即内齿套座 13的方形端头紧插入输出轴支架5后端的盲孔中固定,内齿套座13的转动可带动输出轴 支架5的旋转,输出轴座4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2的前端,输出轴座4是通过螺钉10与所 述的电机外管2相连,所述的输出轴3可转动的穿设在输出轴座4上,所述的输出轴支架 5与输出轴3插接连接,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面固定有两外凸的定位柱52,对应输出轴3 的后端面具有供输出轴支架5上的定位柱52插接的定位孔32,所述的定位柱52插设在所 述的定位孔32内实现输出轴支架5与输出轴3的插接连接。输出轴3的后端与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分别对插入前软管6,所述的前软管6内壁与 所述的输出轴3的后端周面及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筋槽结 构为,前软管6内壁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的定位筋61,对应,所述的输出轴3的后端周 面具有两轴向对称设置供定位筋61插入的限位槽31,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具有两轴向对 称设置供定位筋61插入的限位槽51,装配后所述的定位筋61前部和后部分别插入输出 轴支架5上的限位槽51和输出轴3上的限位槽31。后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座7、第二减震座8、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后软管9,弹性 软材料为橡胶,当然也可是其它类似材料,第一减震座7定位安装在电机内管1后端, 第二减震座8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2的后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电机的减震降噪音结构,包括与电机内管(1)相连的前、后减震组件,所述的电机内管(1)及前、后减震组件外部紧配有电机外管(2);其中, 前减震组件包括安装输出轴(3)的输出轴座(4)、输出轴支架(5)、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前软管(6),所述输出轴支架(5)位于电机内管(1)的前方,并由电机内管(1)内的传动组件带动旋转,输出轴座(4)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2)的前端,所述的输出轴(3)可转动的穿设在输出轴座(4)上,输出轴(3)的后端与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分别对插入前软管(6); 后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座(7)、第二减震座(8)、由弹性软材料制成的后软管(9),第一减震座(7)定位安装在电机内管(1)后端,第二减震座(8)定位安装在电机外管(2)的后端,第一减震座(7)的后端与第二减震座(8)的前端分别对插入后软管(9);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软管(6)内壁与所述的输出轴(3)的后端周面及输出轴支架(5)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所述的后软管(9)内壁与第一减震座(7)的后端周面与第二减震座(8)的前端周面通过筋槽结构配合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如祥方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华如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