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热管理
,特别涉及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对续航里程的焦虑,如何通过高效节能的热管理技术来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逐渐成为了大家重点研究的方向。目前电动汽车的采暖主要采用的是电加热或者热泵的方案,电池的加热主要以电加热为主。电加热效率较低,会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缩减。如何更加经济有效地满足整车热管理需求,节约电池耗电量,提高整车续航里程,是目前电动汽车热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能够提高空气与制冷剂的换热温差,进而提高制冷效率,且提高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排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排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排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排蒸发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排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排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且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蒸发器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一排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排冷凝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一排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排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排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排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排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第六阀门与所述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第二排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一端通过第八阀门与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排蒸发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九阀门与第二电子膨胀阀;其中,响应于第一制热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和所述第九阀门关闭,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阀门之间;其中,响应于第二制热指令,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十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九阀门关闭,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除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子水泵;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出端;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管路流经电池模块;其中,响应于第三制热指令,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和所述电加热器开启,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电池模块,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所述电加热器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加热,进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制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阀门之间;第十二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阀门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子膨胀阀和第十三阀门与所述第二排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响应于第二制冷指令,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十三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开启,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关闭,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排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留,王婷,王文鹏,刘和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