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45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柱基础的钢骨柱上安装柱顶,并在柱顶上安装悬臂吊机;在钢骨柱于预设吊挂高度处悬挂第一电动葫芦,对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在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上安装第二电动葫芦;进行模钢筋绑扎,将模板吊装至模板安装位置,在模板安装位置进行合模并浇筑模混凝土;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提升,进行模钢筋的安装;通过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提升至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模板的合模和混凝土的浇筑;将第一电动葫芦向上移动并固定在钢骨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施工工艺效率低、施工质量不佳、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某项目考虑了屋顶花园的特殊景观设计,导致项目较其他同类项目相比,施工难度大、交叉作业多,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大,其最明显的地方体现在大屋盖的框架结构上。本项目大屋盖结构柱ACFG区共计192根高大截面墩柱,其中独立柱数量为160根,截面尺寸多为3000*3000,柱子最高高度60米。采用钢结构格构柱外包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其立筋采用一百二十余根φ40钢筋,柱身混凝土量合计3万多立方,钢结构量约为1.5万吨,大柱子的施工是本项目的重难点之一。
[0003]目前,本项目柱身内部设有有钢结构格构柱和密集的大截面钢筋,常规施工工艺效率低、施工质量不佳、安全隐患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内部带钢骨柱的大截面混凝土结构柱施工工艺效率低、施工质量不佳、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柱基础施工完毕,在所述柱基础的钢骨柱上安装柱顶,并在柱顶上安装悬臂吊机,作为后续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机具;步骤二、在钢骨柱于预设吊挂高度处悬挂第一电动葫芦,并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步骤三、在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上安装第二电动葫芦;步骤四、进行第一模钢筋绑扎,利用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吊装至模板安装位置,在模板安装位置进行合模并浇筑第一模混凝土;步骤五、松开第二电动葫芦和模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提升,并进行第二模钢筋的安装;步骤六、通过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提升至模板安装位置,并进行模板的合模和第二模混凝土的浇筑;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五至步骤六,直至施工至第一电动葫芦的吊挂高度处;步骤八、将第一电动葫芦向上移动并固定在钢骨柱上;步骤九、重复上述步骤五至步骤八,直至施工至柱顶位置。
[0006]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具体包括:利用吊车或塔式起重机将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吊运至基础顶面向上预设位置,通过固定锚将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固定在柱基础上,并在吊车或塔式起重机脱钩前将第一电动葫芦挂住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
[0007]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利用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吊装至模板安装位置具体包括:利用吊车及塔式起重机将模板吊运至地面
相对应的位置,再利用第二电动葫芦提升至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
[0008]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包括:施工平台、设置在所述施工平台下方的吊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吊架上的吊架板。
[0009]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在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提升后,采用固定锚将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固定在柱基础上。
[0010]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在所述步骤八中,利用钢骨柱中的钢爬梯作为第一电动葫芦向上移动的通道。
[0011]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柱基础施工具体包括:施工

柱身测量放样

首节骨架安装。
[0012]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模板为钢模板。
[0013]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第一电动葫芦的起重量大于所述第二电动葫芦的起重量。
[0014]进一步地,上述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上设有防护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针对于内部带钢骨柱的大截面混凝土结构柱,与传统工具式模板施工工艺相比,可利用自身模板操作体系的悬臂吊和电动葫芦进行模板的安拆和物料的垂直运输,大大的较少了起重机械的使用,且本方案自带吊架操作平台,有利于模板的安拆和后续拆模后的修补工作,其作业效率更高,施工过程更加安全,解决了常规施工工艺效率低、施工质量不佳、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参见图1和图2,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
模板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所示,该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可以为:施工准备

柱身测量放样

首节骨架安装

悬吊机安装

群吊葫芦安装

平台安装

模板安装

第一模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平台提升

第二模钢筋安装

第二模混凝土浇筑

吊架安装

循环施工至柱顶,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S1、在柱基础施工完毕,在柱基础的钢骨柱上安装柱顶,并在柱顶上安装悬臂吊机,作为后续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机具。
[0019]具体地,在柱基础施工完毕后,可先在内部钢骨柱1上安装柱顶,其可以为60米,并在柱顶上安装悬臂吊机,作为后续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机具。其中,柱基础施工具体为施工准备

柱身测量放样

首节骨架安装。
[0020]步骤二S2、在钢骨柱于预设吊挂高度处悬挂第一电动葫芦,并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
[0021]具体地,在钢骨柱1的预设吊挂高度的四周钢梁上分别悬挂共4个第一电动葫芦2,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柱基础施工完毕,在所述柱基础的钢骨柱上安装柱顶,并在柱顶上安装悬臂吊机,作为后续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机具;步骤二、在钢骨柱于预设吊挂高度处悬挂第一电动葫芦,并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步骤三、在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上安装第二电动葫芦;步骤四、进行第一模钢筋绑扎,利用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吊装至模板安装位置,在模板安装位置进行合模并浇筑第一模混凝土;步骤五、松开第二电动葫芦和模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提升,并进行第二模钢筋的安装;步骤六、通过第二电动葫芦将模板提升至模板安装位置,并进行模板的合模和第二模混凝土的浇筑;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五至步骤六,直至施工至第一电动葫芦的吊挂高度处;步骤八、将第一电动葫芦向上移动并固定在钢骨柱上;步骤九、重复上述步骤五至步骤八,直至施工至柱顶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电动葫芦对组装的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进行吊挂和固定具体包括:利用吊车或塔式起重机将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吊运至基础顶面向上预设位置,通过固定锚将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固定在柱基础上,并在吊车或塔式起重机脱钩前将第一电动葫芦挂住施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闵良建陆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