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亚平专利>正文

电动汽车电磁自动差速驱动电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364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直接驱动电动汽车等用的电动汽车电磁自动差速驱动电机装置,是由装在外壳内转轴上的内、外转子构成,内、外转子由磁性体和其上的线圈绕组构成,外转子磁性体由轴经隔离轴承装在内转子输出轴上,内、外转子轴经轴承装在外壳两端,内转子输出轴上有装有导流环的基座,导流环与内转子绕组呈星型连接,并与装在外壳上的导流组件座上的导流碳刷摩擦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新颖独特,直接用于驱动电动汽车、自动差速,提高了稳定性和操纵性,节约能源,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在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应用的电动汽车电磁自动差速驱动电机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类生产环境品质,对于人类依赖的使用燃油作动力的交通工具,将逐步改进或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电力、太阳能、燃气等污染少的能源为动力的汽车等交通工具。目前电动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驱动装置是用电机驱动的,其电机是由转子、定子、转子绕组构成,定子装在固定的外壳内,转子装在转子轴上。在使用中,该结构的电机不能直接驱动电动汽车,需配有机械差速器,由于汽车在转弯时,内、外轮的转弯半径不同,所通过的距离也不相同,因此电动汽车也必须使用机械差速器。目前的机械差速器传动效率较低,差速不灵敏,体积大,寿命短,整体成本高,载体或动力系统存在动力扭力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汽车产品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电磁自动差速驱动电机装置,可有效地解决电机不能直接驱动电动汽车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现有电机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使原有的定子变为外转子,构成双转子结构,两转子转速相同且转向相反,在工作中呈互补状态,从而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电磁自动差速驱动电机装置,是由外壳、转子及转子轴构成,其特征在于转子是由内转子及外转子构成,外转子装在内转子外部,内转子由内转子磁性体(14)及其上的绕组(18)构成,外转子由外转子磁性体(16)及其上的短路绕组(17)和短路绕组(17)两端的短路环(19)构成,内转子磁性体(14)经内外转子轴向推力定位轴承(6)装在外壳(13)内的内转子输出轴(1)上,外转子磁性体(16)经外转子输出轴(2)由隔离轴承(3)、(5)装在内转子输出轴(1)上,内外转子轴(1)、(2)经轴承(4)、(8)装在外壳(13)两端上,内转子磁性体(14)一端的内转子输出轴(1)上固定连接装有导流环绝缘基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朱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