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34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主要涉及大豆蛋白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六个操作步骤,每个步骤依次完成,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三个中和罐循环加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控制添加碱,并且通过计量称重精确控制碱的添加量,安全高效的实现加碱过程,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利用系统控制阀门来实现添加碱代替原有人工添加方式,节省人工,整个添加过程安全、可控,能够实现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完成加碱调整。艺要求完成加碱调整。艺要求完成加碱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蛋白制造工艺,尤其是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的加工工艺要求在中和工段需要加碱,调整物料pH值,现在都是操作人员看着时间手控阀门调整添加量,这种添加方式存在的缺点是不安全,人工调整可变因素多,导致加工出的大豆蛋白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完成调整等诸多弊端;同时这种加碱的过程是中和物料达到以后一次性加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产品稳定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
技术介绍
提及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加碱管道将碱罐和第一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三中和罐分别连接,在各自的连接管路上对应安装第一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三加碱阀门;
[0005]第二步:分别在第一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三中和罐上对应加装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设定进料液位值,通过第一进料阀和第二进料阀根据设定的进料液位值自动循环切换第一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三加碱阀门的开合,三者的开合顺序为第三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一加碱阀门,对应运行的依次是第三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一中和罐,依次循环运行;
[0006]第三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根据中和操作人员提前设定的粗调加碱重量,开启加碱阀门,向运行的中和罐中加碱,一次加够,特殊情况需要中间加碱时,依据进料液位到达的补充碱位置(该位置位于设定的进料液位值下方)时,加注设定的补充加碱重量,不用补充加碱时,补充碱位置和补充加碱重量均设定为0;
[0007]第四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根据中和操作人员提前设定的粗调加水时间,开启进水阀,向运行的中和罐中加水,一次加够,特殊情况需要中间加水时,依据进料液位到达的补充水位置(该位置位于设定的进料液位值下方)时,加注设定的补充加水时间,不用补充加水时,补充水位置和补充加水时间均设定为0;(第三步和第四步同步进行)
[0008]第五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开启运行的中和罐的循环出料阀和循环进料阀,然后开启中和循环泵和中和乳化泵(两者也可以单独开启一个),运行一段工作时间后,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通过pH值测试仪测试到达所需的pH值,然后控制系统向操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系统显示屏提示报警显示,操作人员调好后向控制系统的主控室发
出调好信号;
[0009]第六步:出料液位低至设定最低液位时,循环泵将运行的中和罐中的物料输送到正在出料的中和罐,若与该出料的中和罐的调整物料pH值的过程冲突,则待调整完物料pH值后,再执行此操作,然后再依次进行后续中和罐的调整物料pH值过程。
[0010]为了让进料过程配合加碱反应,第一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三中和罐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和第三搅拌器,运行的中和罐进料时开启搅拌器进行低速搅拌,当中和罐中的液位到达中部时,开启搅拌器进行高速搅拌。
[0011]为了让出料过程配合加碱反应,运行的中和罐出料时开启搅拌器进行低速搅拌,当中和罐中的液位到达中部时,开启搅拌器进行高速搅拌,液位低至设定最低液位时,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搅拌器,停止搅拌。
[0012]为了保证碱的添加量更精确,碱罐是称重计量碱罐。
[0013]为了实现加碱及时和可控,第一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三加碱阀门均采用气动开关阀。
[0014]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置有触摸屏。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6]1.采用自动控制添加碱,并且通过计量称重精确控制碱的添加量,安全高效的实现加碱过程,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
[0017]2.利用系统控制阀门来实现添加碱代替原有人工添加方式,节省人工,整个添加过程安全、可控,能够实现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完成加碱调整;
[0018]3.按照称重定量添加碱,操作人员只需将按照工艺流程通过触摸屏输入到控制系统工艺参数界面,系统可以控制自动依照参数要求依次完成中和加碱。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和工段整个系统组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称重计量碱罐;2、第三中和罐;3、第二中和罐;4、第一中和罐;5、第三加碱阀门;6、第二加碱阀门;7、第一加碱阀门;8、第三液位计;9、第二液位计;10、第一液位计;11、第三进水阀;12、第二进水阀;13、第一进水阀;14、第三循环进料阀;15、第二循环进料阀;16、第一循环进料阀;17、第三循环出料阀;18、第二循环出料阀;19、第一循环出料阀;20、中和循环泵;21、中和乳化泵;22、第一进料阀;23、第二进料阀;24、第三搅拌器;25、第二搅拌器;26、第一搅拌器;27、进料管道;28、循环管道;29、进水管道;30、第三出料阀;31、第二出料阀;32、第一出料阀;33、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2]如图1所示,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整个系统有三个中和罐,分别是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分别安装有第一搅拌器26、第二搅拌器25和第三搅拌器24;
[0023]还有一个碱罐,为了保证碱的添加量更精确,碱罐是称重计量碱罐1,还有一些管
道,其中碱罐通过加碱管道分别和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连接,加碱管道上分别对应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安装有第一加碱阀门7、第二加碱阀门6和第三加碱阀门5,为了实现加碱及时和可控,第一加碱阀门7、第二加碱阀门6和第三加碱阀门5均采用气动开关阀;
[0024]进料管道27一端和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的顶部分别连接,进料管道27另一端外接物料输送或存储或供给系统,进料管道27上安装有第一进料阀22和第二进料阀23;
[0025]进水管道29一端和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分别连接,进水管道29另一端外接水源,进料管道27上分别对应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安装有第一进水阀13、第二进水阀12和第三进水阀11;
[0026]循环管道28上端分别连接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的顶部,并分别对应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安装有第一循环进料阀16、第二循环进料阀15和第三循环进料阀14,循环管道28下端分别连接第一中和罐4、第二中和罐3和第三中和罐2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蛋白加工过程中和工段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加碱管道将碱罐和第一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三中和罐分别连接,在各自的连接管路上对应安装第一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三加碱阀门;第二步:分别在第一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三中和罐上对应加装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第三液位计,设定进料液位值,通过第一进料阀和第二进料阀根据设定的进料液位值自动循环切换第一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三加碱阀门的开合,三者的开合顺序为第三加碱阀门、第二加碱阀门和第一加碱阀门,对应运行的依次是第三中和罐、第二中和罐和第一中和罐,依次循环运行;第三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根据中和操作人员提前设定的粗调加碱重量,开启加碱阀门,向运行的中和罐中加碱,一次加够,特殊情况需要中间加碱时,依据进料液位到达的补充碱位置(该位置位于设定的进料液位值下方)时,加注设定的补充加碱重量,不用补充加碱时,补充碱位置和补充加碱重量均设定为0;第四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根据中和操作人员提前设定的粗调加水时间,开启进水阀,向运行的中和罐中加水,一次加够,特殊情况需要中间加水时,依据进料液位到达的补充水位置(该位置位于设定的进料液位值下方)时,加注设定的补充加水时间,不用补充加水时,补充水位置和补充加水时间均设定为0;(第三步和第四步同步进行)第五步:到达设定的进料液位值后开启运行的中和罐的循环出料阀和循环进料阀,然后开启中和循环泵和中和乳化泵(两者也可以单独开启一个),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华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