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31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其转炉出钢后不倒渣、不溅渣,直接进行补炉步骤,先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再将生铁块倒入转炉内,使生铁与生白云石均匀混合,生白云石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3%~5%,生铁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10%,然后摇动转炉,使转炉内混合液体流动至预补区域,冷却凝固5~10min使炉渣快速冷却稠化,随后进行溅渣操作,溅渣结束后正常生产。其解决了传统补炉方式补炉效果差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方式补炉效果差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补炉方式有以下几种,1.单纯使用生铁补炉,在出钢后不溅渣,将生铁加入炉内,待冷却凝固后将余渣倒掉;2.使用生白云石或石灰石配合炉渣进行渣补,出钢后向炉内加入一定量的生白云石或石灰石,反复摇炉后将渣子流到预补区域,等待炉渣凝结;3、烧补料补炉,出钢溅渣后将炉渣倒干净,将烧补料投入转炉后摇炉至预补区域,等待烧补料烧结。以上方法中,单一的生铁补炉、生白云石或石灰石渣补所需时间短,但效果比较差,每次补炉后只能维持几炉钢,同时渣补效果受到终点炉渣质量的限制,而生铁补炉后倒渣方式很容易使凝结点发生垮塌;烧补虽然效果好,但是烧补时间长,不适用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补炉方式补炉效果差,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转炉出钢后不倒渣、不溅渣,直接进行补炉步骤,先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再将生铁块倒入转炉内,使生铁、生白云石和炉渣熔融混合,所述生白云石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3%~5%,所述生铁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10%;然后摇动转炉,使转炉内混合液体流动至预补区域,冷却凝固5~10min使炉渣冷却稠化,再进行溅渣操作,溅渣结束后正常生产。
[0006]进一步,所述生白云石的粒度大小为10

20mm。/>[0007]进一步,所述转炉出钢后温度保持>1600℃。
[0008]进一步,所述生白云石和生铁的加入间隔时间<5min。
[0009]进一步,所述生白云石中,氧化镁质量含量≥15%,氧化钙质量含量≥40%。
[0010]进一步,所述生铁加入转炉后,转炉摇动至预定角度,使炉渣、生铁、生白的混合物快速填充至预补点。
[0011]进一步,若停炉时间>30min,第一炉不进行生铁补炉。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转炉生产过程中,前大面因受到废钢的冲击及铁水的冲刷侵蚀较快,炉底受铁钢比和泡炉的影响也容易被侵蚀。本专利技术通过生铁和生白云石配合对转炉炉底和前大面进行快补,通过生白云石调渣,增加炉渣碱度和氧化镁含量,使炉渣渣况更好。其改变了传统的工艺思路,能有效恢复炉况且能长期保持,补炉后维持时间长,可维持连续冶炼15炉钢以上;并减少该区域使用烧补料补炉,减少补炉时间,节约成本,适用大生产短周期的生产模式。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
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转炉出钢后不倒渣、不溅渣,直接进行补炉步骤,保持转炉出钢后温度保持>1600℃,先向转炉内加入粒度大小为10~20mm的生白云石的;在将生铁块倒入转炉内,使生铁与生白云石熔融均匀混合,然后摇动转炉,直接将转炉摇动至预定角度,使炉渣、生铁、生白的混合物快速填充至预补点;使转炉内混合液体流动至预补区域,冷却凝固5~10min使炉渣快速冷却稠化,再进行溅渣操作,溅渣操作完成后即在转炉上形成包含有补炉料和熔渣的护炉层;溅渣结束后正常生产。
[0017]转炉出钢后不倒渣、不溅渣,出钢结束后保留全部高温液态炉渣,不执行溅渣操作,立即进行补炉作业,保持转炉出钢后温度保持>1600℃,若停炉时间大于30min后的第一炉不进行生铁补炉,其有利于生白云石、生铁及炉渣的充分混合,达到实际的补炉效果。
[0018]生白云石和生铁的加入间隔时间<5min,可以使生铁、生白、炉渣充分混合均匀,有利于实现补炉效果。
[0019]生白云石质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3%~5%,生铁质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10%,生白云石中,氧化镁质量含量≥15%,氧化钙质量含量≥40%,其增加炉渣氧化镁含量和碱度的同时,该比例下的生白云石和生铁含量可以使炉渣快速冷却稠化,并到达最好的补炉效果,使补炉后维持时间长,可维持连续冶炼15炉钢以上。
[0020]生铁加入后炉渣将快速凝固,快速将转炉摇动至预定角度,使炉渣、生铁、生白的混合物快速填充预补点,防止摇炉速度过慢使炉渣凝固后流动性降低,不能对预补点进行有效维护。
[0021]冷却凝固5~10min后进行溅渣操作,正常情况下2~3min就炉渣可实现凝结,为使补炉效果最佳,使产生的熔渣护炉层的可靠性最佳,延长补炉的冷却凝固时间,使炉渣、生白、生铁的混合物在转炉接触面充分反应凝结,最后对剩余未凝固的炉渣进行溅渣操作,维持溅渣护炉效果,有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
[00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补转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出钢后不倒渣、不溅渣,直接进行补炉步骤,先向转炉内加入生白云石,再将生铁块倒入转炉内,使生铁、生白云石和炉渣熔融混合,所述生白云石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3%~5%,所述生铁重量为转炉内总渣量的10%;然后摇动转炉,使转炉内混合液体流动至预补区域,冷却凝固5~10min使炉渣冷却稠化,再进行溅渣操作,溅渣结束后正常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修补转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白云石的粒度大小为10

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修补转炉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尹川陈国权吴伟宁东郝苏刘小红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