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24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8
本公开涉及车辆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该自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C1离合器、C2离合器、C3离合器、B1制动器和传动件;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C1离合器、所述C3离合器、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传动件同轴传动设置;所述第二行星排、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C2离合器同轴传动设置。该自动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系和第二传动轴系的设置方式,能够使用双轴布置的方式进行传递动力,明显缩短该变速箱的轴向尺寸,降低全车布局的难度,使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使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使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变速箱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变速箱是一套用于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实现不同挡位转速的传递。
[0003]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0004]目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的提出,节能减排、环保出行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根本需求;因此小排量汽车以及专门提供给小排量汽车的变速箱成为众多车企的重点研发对象,其中,5AT变速箱被广泛应用于小排量汽车上,不仅能够匹配合适的动力输出,还能保证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0005]但是目前5AT变速箱普遍是单轴传动结构,又因为目前使用的5AT 变速箱至少需要四套离合器总成以及三个行星排才能实现较为合理的挡间比和传动比,因此会占用较大的车身空间,而小排量汽车又都存在车身尺寸较小,全车空间布局困难的问题,这就导致变速箱往往会侵入过多驾驶舱空间以及其他车辆零部件的布局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0007]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C1离合器、C2离合器、C3离合器、 B1制动器和传动件;
[0008]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C1离合器、所述C3离合器、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传动件同轴传动设置,并形成第一传动轴系;
[0009]所述第二行星排、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C2离合器同轴传动设置,并形成第二传动轴系;
[0010]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C1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外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
[0011]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C3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0012]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0013]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B1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三齿轮连接;
[0014]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通过所述C2离合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连接;
[0015]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齿圈连接。
[0016]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第一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 C2离合器;
[0017]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外齿圈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五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四齿轮上,所述第四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18]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第二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 C1离合器;
[0019]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将扭矩通过所述第四齿轮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上,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20]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第三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和所述 C3离合器;
[0021]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五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四齿轮上,所述第四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22]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第四前进挡时,闭合所述C1离合器和所述 C3离合器;
[0023]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将一部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上,并将另一部分扭矩通过所述传动件传递到所述第三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四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上的同时,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六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齿圈上,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在同时受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和外齿圈的扭矩后将最终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24]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第五前进挡时,闭合所述C2离合器和所述 C3离合器;
[0025]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传动件上,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齿圈上,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26]可选的,当变速箱位于倒挡时,闭合所述C1离合器和所述C2离合器;
[0027]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传递给所述第一行星排扭矩,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外齿圈上,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在同时受到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和外齿圈的扭矩后将最终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
[0028]可选的,还包括啮合设置的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0029]可选的,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的轴心距等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系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系的轴线的间距,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0030]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变速箱。
[003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2]本公开提供的自动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系和第二传动轴系的设置方式,能够使用双轴布置的方式进行传递动力,明显缩短该变速箱的轴向尺寸,降低全车零件布局的难度,整个变速箱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还能通过三套离合器、一套制动器以及两个行星排就能实现五个前进挡以及一个倒挡的功能,这样设置既能简化变速箱的换挡逻辑,还能提高机械传递效率,降低变速箱的故障率,并且也减少了变速箱零件数和成本,进一步提高该变速箱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3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1)、输出轴(12)、第一行星排(21)、第二行星排(22)、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第四齿轮(34)、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C1离合器(41)、C2离合器(42)、C3离合器(43)、B1制动器(44)和传动件(5);所述第一行星排(21)、所述第一齿轮(31)、所述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三齿轮(33)、所述C1离合器(41)、所述C3离合器(43)、所述B1制动器(44)和所述传动件(5)同轴传动设置,并形成第一传动轴系;所述第二行星排(22)、所述第四齿轮(34)、所述第五齿轮(35)、所述第六齿轮(36)和所述C2离合器(42)同轴传动设置,并形成第二传动轴系;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入轴(11)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31)通过所述C1离合器(41)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太阳轮与所述传动件(5)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外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3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和所述第二齿轮(32)通过所述C3离合器(4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与所述第四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和所述第五齿轮(35)啮合;所述传动件(5)通过所述B1制动器(44)与变速箱壳体(6)连接,所述传动件(5)与所述第三齿轮(33)连接;所述第四齿轮(34)和所述第五齿轮(35)通过所述C2离合器(42)连接,所述第四齿轮(34)与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六齿轮(36)与所述第三齿轮(33)啮合,所述第六齿轮(36)与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外齿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当变速箱位于第一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44)和所述C2离合器(42);所述输入轴(11)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外齿圈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齿轮(32)上,所述第二齿轮(32)通过所述第五齿轮(35)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四齿轮(34)上,所述第四齿轮(34)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当变速箱位于第二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44)和所述C1离合器(41);所述输入轴(11)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一齿轮(31)上,所述第一齿轮(31)将扭矩通过所述第四齿轮(34)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太阳轮上,所述第二行星排(22)的行星架将扭矩输出至所述输出轴(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当变速箱位于第三前进挡时,闭合所述B1制动器(44)和所述C3离合器(43);所述输入轴(11)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行星架将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衍灵宋廷彬高晓光刘敦宁赵培龙马宏刚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