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02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涉及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在竹材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含一维纳米材料的氟钛酸铵的水解,在竹材表面形成亲水层,经处理后的竹材涂胶后进行热压定型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合,在竹材表面的蜡质层上形成一层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氟钛酸铵的水解,在聚多巴胺涂层表面生长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钛薄膜,从而改善了竹材表面的润湿性,使得胶粘剂可以很好的粘接在竹材表面,降低竹材的胶合难度,使得竹材胶合后具有良好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在使用时不易发生变形和断裂,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竹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竹林面积的20%。近年来,我国竹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竹类产品不断丰富,产值逐年增加。但竹材资源利用率低及其产业化滞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圆竹具有中空壁薄的天然筒体结构,也存在尖削度大和力学性能差异大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虫蛀、开裂、发霉等劣变现象,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0003]竹材人造板材是圆竹的利用方式之一,也是竹材产业化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竹材人造板制备过程中,竹材通常被分为细小单元后再重新胶合。这种拆分后再组合的方式破坏了竹子的颜色、纹理和结构等原始形态。竹材在细化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工序复杂等问题,增加了竹材人造板的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竹子表面的蜡质层主要成分为烷烃类物质,蜡质层在竹青表面能够形成点状凸起物,蜡质层和点状凸起是疏水结构的必要条件,此疏水结构对水溶性胶黏剂也具有疏拒作用,导致竹材胶合困难。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胶合强度,在竹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竹青和竹黄往往被去除,但该过程工艺复杂,能源消耗大,降低了竹材利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工艺方法如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在竹材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含一维纳米材料的氟钛酸铵的水解,在竹材表面形成亲水层,经处理后的竹材涂胶后进行热压定型即可。
[0006]具体的,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竹子破成弧形竹片,清洗烘干,然后浸泡在由盐酸多巴胺和Tris

HCl缓冲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待浸泡完成后用蒸馏水冲洗掉表面杂质,得到预处理竹片;2)将一维纳米材料分散于氟钛酸铵水溶液中得到分散液,将预处理竹片浸泡在分散液中,待浸泡完成后,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并置于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保存,备用;3)将备用的竹片用超纯水浸泡后烘干,将胶粘剂涂刷在竹片表面,再经热压处理,即可完成竹片的胶合成型。
[000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弧形竹片的烘干温度为60

70℃,烘干时间3

8h。
[000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Tris

HCl缓冲液的pH为7.5

8.5。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混合液中,盐酸多巴胺和Tris

HCl缓冲液的比例为2

10g:1

6L。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混合液中的浸泡时间5

10h。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一维纳米材料选用纳米碳材料。
[0012]进一步的,上述一维纳米材料选用介孔碳纳米管。
[0013]进一步的,上述介孔碳纳米管在使用前,还进行了氧化修饰处理。
[0014]进一步的,上述介孔碳纳米管的氧化修饰处理方法如下:将适量的介孔碳纳米管置于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中,超声分散后继续进行搅拌,然后洗涤至中性,将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烘干,得到预修饰介孔碳纳米管。
[0015]进一步的,介孔碳纳米管与混合液的固液比为1:50

200g/mL。
[0016]进一步的,混合液由浓硝酸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组成。
[0017]进一步的,超声分散的功率100

300W,分散时间1

5h。
[0018]进一步的,搅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0019]进一步的,搅拌转速100

500r/min,搅拌时间3

10h。
[0020]进一步的,洗涤采用离心法清洗。
[0021]进一步的,烘干温度80

120℃,烘干至恒重即可。
[002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氟钛酸铵水溶液的浓度为0.1

0.3mol/L,pH为3.2

4.2。
[00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分散液中,一维纳米材料与氟钛酸铵的质量比为0.01

0.1:1。
[002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浸泡在室温下进行,浸泡时间15

60min。
[002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0.1

0.3wt%。
[002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超纯水浸泡10

15h。
[002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烘干温度60

70℃,烘干时间3

10h。
[002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胶粘剂、水性高分子

异氰酸酯胶粘剂中任一一种。
[002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涂胶量控制在200

300g/m2。
[003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热压采用高频热压设备进行热压处理。
[003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热压处理的参数如下:压力2.0

5.0MPa,屏极电压4000

4500V,屏极电流1.0

3.0A,热压时间为20

50s/mm。
[003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针对目前竹材表面由于存在蜡质层,导致竹材胶合困难,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竹青和竹黄去除,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铣削的方式对竹材进行处理,但该技术方法存在过程工艺复杂,能源消耗大,降低了竹材利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等缺陷;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合,在竹材表面的蜡质层上形成一层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氟钛酸铵的水解,在聚多巴胺涂层表面生长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钛薄膜,从而改善了竹材表面的润湿性,使得胶粘剂可以很好的粘接在竹材表面,降低竹材的胶合难度;并且,为了提高后续胶粘剂在竹材表面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还向氟钛酸铵水溶液中引入了一维
纳米材料,利用一维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缠绕,在二氧化钛薄膜表面一层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一方面增大了二氧化钛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便于胶粘剂的附着粘接,另一方面,涂刷的胶粘剂会渗入到网状结构中,使得网状结构逐渐嵌入在胶层中,有助于提高胶层分布的均匀性,增强了胶层的稳定性,使得胶层不易发生开裂,从而使得胶合后的竹材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方法如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在竹材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含一维纳米材料的氟钛酸铵的水解,在竹材表面形成亲水层,经处理后的竹材涂胶后进行热压定型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的自聚合方法如下:将竹材浸泡在由盐酸多巴胺和Tris

HCl缓冲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即可。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Tris

HCl缓冲液的pH值为7.5

8.5。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盐酸多巴胺和Tris

HCl缓冲液的比例为2

10g:1

6L。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胶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纳米材料选用纳米碳材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高竹材胶合强度的竹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佳利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