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和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87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和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涉及装备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食用菌生产线庞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釜体包括搅拌装置和承转消杀接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螺旋绞龙和第二螺旋绞龙,第一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承转消杀接菌装置包括推送组件、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接第一螺旋绞龙的出料口,输出口连接第二螺旋绞龙的入料口,所述推送组件将输入口进入的培养基推送至输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食用菌培养基的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和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线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和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食用菌行业属于农业特色产业,地处于农村,每年需要生产几百亿个菌包,用来种植木耳、蘑菇,产量、规模巨大,而且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而生产菌包的设备还处于半人工半自动化,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由于工艺繁杂不连续,没有一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现处于独立、分散、不连续的生产状态,而且同一设备在生产流程中重复使用,几十年形成的“先装袋后灭菌”工艺流程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和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实现食用菌培养基的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搅拌装置和承转消杀接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螺旋绞龙和第二螺旋绞龙,第一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所述承转消杀接菌装置包括推送组件、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接第一螺旋绞龙的出料口,输出口连接第二螺旋绞龙的入料口,所述推送组件将输入口进入的培养基推送至输出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绞龙水平布置,第二螺旋绞龙竖直布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绞龙包括上下位置结构的上层螺旋绞龙和下层螺旋绞龙,上层螺旋绞龙的输出口接入下层螺旋绞龙的输入口,下层螺旋绞龙的输出口连接承转消杀接菌装置的输入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叶轮和动力部件,所述叶轮包括轮体,轮体的周向外部向外延伸形成叶片,动力部件的输出端带动轮体旋转。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轮体的中心设有空心容纳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转消杀接菌装置包括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容纳腔,所述输入管上设有单相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釜体上设有保压阀。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按比例配置食用菌培养基;
[0013]S2、将外部高温消杀蒸汽由承转消杀接菌装置送入釜体中;
[0014]S3、将步骤S1所述食用菌培养基送至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中;
[0015]S4、将菌丝溶液送入承转消杀接菌装置中,实现食用菌培养基的注菌操作;
[0016]S5、装袋装筐后出厂。
[0017]进一步的,步骤S1所述食用菌培养基干料。
[0018]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将搅拌、灭菌和接菌设备集成在一个釜体中,去除了传统设备中的重复设备,结构上大大简化了传统的生产流水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人工过多参与,可以实现不间断的连续生产,相比传统成产流程,本专利技术减少了8个工艺位,设备减少了50%,能耗降低40%,工作效率却提高了5倍。
[0020]2、本专利技术的灭菌、接菌设备集成在一起,通过支路消杀、注菌,整体循环搅拌的工作过程,不仅提高了食用菌培养基的湿度均匀性和消杀的全面性,还提高了菌丝注入的均匀性,使食用菌培养基的质量得到保证。
[0021]3、本专利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即能生产木耳,还能生产蘑菇和菌丝粉,对于不同的食用菌菌种,只需设置相应的湿度、温度、压力、保压时间、PH值等各项参数,便可以完成生产,满足大部分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要求。
[0022]4、本专利技术用集成优化方法,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改变食用菌行业现有的“先装袋后灭菌”生产设备及方法,协同整合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缺欠,去除设备重复使用,用智能装备取代落后生产设备,创造一种“先灭菌后装袋”新生产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实现全年生产,比旧工艺只能半年生产整体效益提高3倍,并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创造了规模效益,对我国的数字农业,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上层螺旋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承转消杀接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叶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叶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叶轮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基生产线结构原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基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0031]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培养基生产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
可能更为复杂。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包括釜体1,将食用菌培养基输入釜体1内,在釜体1内实现搅拌、灭菌和接菌操作,用以实现加工工艺的集成化和智能化。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釜体1包括搅拌装置和承转消杀接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螺旋绞龙和第二螺旋绞龙3

4,第一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螺旋绞龙3

4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由于第一螺旋绞龙和第二螺旋绞龙3

4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使釜体1内的食用菌培养搅拌更为充分,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绞龙水平布置,第二螺旋绞龙3

4竖直布置,釜体1内的食用菌培养基首先通过第一螺旋绞龙进行搅拌后送入第二螺旋绞龙3

4,第二螺旋绞龙3

4讲食用菌培养基旋升到釜体1顶部,达到循环搅拌的作用。
[0036]由于釜体1内体积较大,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螺旋绞龙包括上下位置结构的上层螺旋绞龙3

1和上层绞龙3

2和下层螺旋绞龙3

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上层螺旋绞龙3

1和3

2,用以使釜体1内的食用菌培养基能能够充分的搅拌,所述上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包括搅拌装置和承转消杀接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螺旋绞龙和第二螺旋绞龙,第一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螺旋绞龙的延伸方向呈一角度;所述承转消杀接菌装置包括推送组件、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接第一螺旋绞龙的出料口,输出口连接第二螺旋绞龙的入料口,所述推送组件将输入口进入的培养基推送至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绞龙水平布置,第二螺旋绞龙竖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绞龙包括上下位置结构的上层螺旋绞龙和下层螺旋绞龙,上层螺旋绞龙的输出口接入下层螺旋绞龙的输入口,下层螺旋绞龙的输出口连接承转消杀接菌装置的输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叶轮和动力部件,所述叶轮包括轮体,轮体的周向外部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高超刘昊吕恕位刘瑞海杨卓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