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更具体地说就是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由内壁上固定有永磁体的筒形外转子体(1)、隔离套(2)或板及内转子体(3),所述外转子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列轴向设置的永磁体列(4),所述内转子体(3)柱面上与永磁体列(4)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沿轴向的软磁体条(5),所述软磁体条(5)突出于内转子体(3)柱面成凸筋状,所述相邻软磁体条(5)之间靠近轴心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列(4)和软磁体条(5)沿周向均匀分布。由于内转子体(3)柱面上设置的是软磁体条(5),而不是永磁体,因此内转子体(3)的温升不会导致磁性下降,耦合力减小,因此适合在较高温环境中工作,是一种耐高温磁力传动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更具体地说就是磁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自磁力传动技术专利技术以来,磁传动装置由于其将传统的动密封方式转化为静密封,能达到很高的密封性,因此能应用于多种对反应条件有苛刻要求的场合如高压、高真空度及无泄漏反应。磁力传动装置可分为两类,柱面型和端面型。柱面型的结构通常都包含一个大体为柱形的内磁钢即永磁体及内转子体组成的内磁钢转子总成、一个将内磁钢转子总成罩在其中的呈倒扣杯状的内壁上固定有永磁体的筒形外转子体组成的外磁钢转子总成,在外磁钢转子总成与内磁钢转子总成之间设置有同样大体呈倒扣杯状的、非导磁体制成的隔离罩,从动轴(如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磁钢转子总成上,外磁钢转子总成通过其上的轴套连接在马达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隔离罩的环形密封面扣压在反应釜或反应罐的法兰上将反应釜内腔与外界完全隔离,动力经磁耦合传至内磁钢转子和从动轴;端面型的外转子体和内转子体有一个相对设置的旋转圆形端面,在两个端面上相对地沿圆周设置永磁体,且极性相反,内外磁钢转子总成间通过磁力耦合传递动力。出于卫生及耐腐蚀的考虑,内转子及从动搅拌组件通常会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作,当工作室中温度很高时,会经过金属件传导至内转子使其上的永磁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下降,耦合力减小,严重时甚至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在较高温工作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耐高温磁力传动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包括由内壁上固定有永磁体的筒形外转子体、隔离套及内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列轴向设置的永磁体列,所述内转子体柱面上与永磁体列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沿轴向的软磁体条,所述软磁体条突出于内转子体柱面成凸筋状,所述相邻软磁体条之间靠近轴心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列和软磁体条沿周向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设置一种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包括固定有永磁体的外转子体、隔离套及内转子体,内转子体和外转子体端面相对,外转子体端面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永磁体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端面上的永磁体块相互间留有间隙,所述内转子体端面上与外转子体端面永磁体块相对应的位置同样沿圆周固定设有软磁体块,所述软磁体块突出于内转子体端面,所述相邻软磁体块之间靠近内转子体端面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块和软磁体块沿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由于内转子体柱面上设置的是软磁体条,而不是永磁体,因此内转子体的温升不会导致磁性下降,耦合力减小,因此适合在较高温环境中工作,是一种耐高温磁力传动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结构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1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A-A结构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B-B结构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2内磁钢转子总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本实施例以柱面型为例,如图1、2所示,内转子体3为柱形,外转子体1为筒形,顶上一体设有用于与马达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轴套,内壁上在周向固定有永磁体的组成的若干列外磁钢构成外磁钢转子总成,外磁钢沿轴向设置成永磁体列4,具体列数由所需传递的功率和扭矩决定,内转子体3柱面上与永磁体列4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沿轴向的软磁体条5,如图3、4所示,相邻软磁体条5之间靠近轴心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软磁体条5要突出于内转子体3柱面成凸筋状,永磁体列4和软磁体条5最好是偶数,且相邻永磁体列4之间磁极性相反,永磁体列4沿圆周最好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磁路比较合理,本实施例中共设有6条永磁体列4和软磁体条5,软磁体条5问的空间可以用非导磁体材料填充使整体成圆柱状以减小阻力,为了简化制作工艺、提高性能,内转子体3、导磁体及软磁体条5最好成一体设置,整体由软磁材料如纯铁制成,外磁钢转子总成将内磁钢转子总成罩在其中,在外磁钢转子总成与内磁钢转子总成之间设置有同样大体呈倒扣杯状的、非导磁体如不锈钢制成的隔离罩,为了加强耐腐蚀性能,内转子体3表面裹有一层耐高温、耐腐蚀的保护层7,如不锈钢或其他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具体实施方式2本实施例以端面型为例,如图5、6所示,端面型的外转子体1和内转子体3为一侧设有旋转轴的圆盘状或柱状构件,端面相对,旋转轴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外转子体1端面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永磁体块8,永磁体块8相互间留有间隙,内转子体3端面上与外转子体1端面永磁体块8相对应的位置同样沿圆周固定设有软磁体块9,软磁体块9突出于内转子体3端面,如图7所示,也可以用非导磁体材料填充使端面平整以减小阻力,如图6所示,所述相邻软磁体块9之间靠近内转子体3端面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永磁体块8和软磁体块9沿周向最好成均匀分布,外转子体1、内转子体3端面上的永磁体块8和软磁体块9成偶数个,相邻永磁体列4之间磁极性相反,这样的结构设计磁路比较合理,为了简化制作工艺、提高性能,内转子体3与软磁体条5最好成一体设置,整体由软磁材料如纯铁制成,在外磁钢转子总成与内磁钢转子总成之间设置有由非导磁体如不锈钢制成的隔离板6,为了加强耐腐蚀性能,内转子体3表面裹有一层耐高温、耐腐蚀的保护层7,如不锈钢或其他耐高温、耐腐蚀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包括由内壁上固定有永磁体的筒形外转子体(1)、隔离套(2)及内转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列轴向设置的永磁体列(4),所述内转子体(3)柱面上与永磁体列(4)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沿轴向的软磁体条(5),所述软磁体条(5)突出于内转子体(3)柱面成凸筋状,所述相邻软磁体条(5)之间靠近轴心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列(4)和软磁体条(5)沿周向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偶数列轴向设置的永磁体列(4),相邻永磁体列(4)之间磁极性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体(3)、导磁体及软磁体条(5)一体设置,整体由软磁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体(3)表面裹有一层耐腐蚀保护层(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体(3)表面裹有一层耐腐蚀保护层(7)。6.一种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包括固定有永磁体的外转子体(1)、隔离板(6)及内转子体(3),内转子体(3)和外转子体(1)端面相对,外转子体(1)端面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永磁体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1)端面上的永磁体块(8)相互间留有间隙,所述内转子体(3)端面上与外转子体(1)端面永磁体块(8)相对应的位置同样沿圆周固定设有软磁体块(9),所述软磁体块(9)突出于内转子体(3)端面,所述相邻软磁体块(9)之间靠近内转子体(3)端面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块(8)和软磁体块(9)沿周向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磁传动装置,包括由内壁上固定有永磁体的筒形外转子体(1)、隔离套(2)及内转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体(1)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列轴向设置的永磁体列(4),所述内转子体(3)柱面上与永磁体列(4)对应的位置设有同样沿轴向的软磁体条(5),所述软磁体条(5)突出于内转子体(3)柱面成凸筋状,所述相邻软磁体条(5)之间靠近轴心侧均设有导磁体相互连接构成磁通路,所述永磁体列(4)和软磁体条(5)沿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培清,王洪群,章志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