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在缓解T-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77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芪甲苷的新用途,黄芪甲苷在缓解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芪甲苷在缓解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黄芪甲苷的新用途,具体涉及黄芪甲苷用作农作物农药、动物饲料添加剂和人保健品缓解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T

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污染玉米、小麦和大麦等作物,引起农作物减产、人和动物中毒。T

2毒素进入动物机体会引起动物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软骨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等。T

2毒素在细胞内的主要作用靶点为线粒体,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线粒体损伤、细胞死亡,最后导致机体损伤。T

2毒素天然产生,难以控制,常给种植业、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产生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筛选能缓解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的药物对农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都极为重要。
[0003]近年来,植物药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逐渐受到重视,同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药效和安全性也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许多研究表明,植物药物相比化学合成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因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0004]黄芪是常见抗氧化中药之一,其中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因其具有黄芪其他成分无法比拟的生物活性而作为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等药理学作用。鉴于黄芪甲苷表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都在进一步发掘其新用途,以充分利用黄芪甲苷的药用价值。目前,未见黄芪甲苷在缓解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应用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黄芪甲苷在缓解T

2毒素致细胞毒性中的保护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黄芪甲苷在缓解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0007]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CCK

8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2.5μM黄芪甲苷对10nM T

2毒素引起的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RT

qPCR法测定mtDNA含量、免疫荧光法测定线粒体数量变化和ATP含量检测2.5μM黄芪甲苷对10nM T

2毒素引起的线粒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黄芪甲苷能够逆转T

2毒素诱导的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线粒体损伤;本专利技术发现了黄芪甲苷新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并且黄芪甲苷药理效果好,且毒性低,预示着良好的药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1黄芪甲苷对T

2毒素引起HepG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图1a为细胞增殖毒性,图1b为细胞LDH释放,图中A为对照组,B为10nM T

2毒素处理组,C为2.5μM黄芪甲苷处理组,D为2.5μM黄芪甲苷+10nM T

2毒素处理组,##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01。**表示与10nM T

2毒素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0013]图2为实施例2黄芪甲苷对T

2毒素引起HepG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图2a为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图2b为mtDNA含量,图2c为线粒体数量荧光强度,图2d为ATP含量,图中A为对照组,B为10nM T

2毒素处理组,C为2.5μM黄芪甲苷处理组,D为2.5μM黄芪甲苷+10nM T

2毒素处理组,#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01,*表示与10nM T

2毒素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示与10nM T

2毒素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黄芪甲苷对T

2毒素致细胞毒性保护作用
[0015](1)细胞增殖毒性:细胞铺板至96孔板中,5%CO2,37℃细胞培养箱培养24h;细胞分组如下:对照组,10nM T

2毒素处理组,2.5μM黄芪甲苷处理组和2.5μM黄芪甲苷+10nM T

2毒素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重复孔,其中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细胞6h,再用10nM T

2毒素处理18h;弃掉培养基,加入含有CCK8的培养基200μ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酶标仪测量每孔在450nT处的吸光度;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活力=(各处理组吸光度

空白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

空白组吸光度)。
[0016](2)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细胞铺板至96孔板中,5%CO2,37℃细胞培养箱培养24h;细胞分组如下:对照组、10nM T

2毒素处理组、2.5μM黄芪甲苷处理组和2.5μM黄芪甲苷+10nM T

2毒素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重复孔,其中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细胞6h,再用10nM T

2毒素处理18h;取培养基上清120μL至新96孔板;配制适量1
×
INT溶液,按照每孔20μL乳酸溶液、20μL 1
×
INT溶液和20μL酶溶液配制LDH检测工作液,各孔加入60μL LDH检测工作液;混匀,室温避光孵育30min(铝箔包裹置于水平摇床上缓慢摇晃),酶标仪490nm检测吸光度。
[0017]结果如图1a所示,与对照组相比,10nM T

2毒素处理HepG2细胞,细胞增殖抑制显著增加17%(p<0.001);与10nM T

2毒素处理组相比,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下,细胞增殖抑制显著降低10%(p<0.01)。表明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可防止T

2毒素诱导的HepG2细胞死亡。
[0018]结果如图1b所示,与对照组相比,10nM T

2毒素处理HepG2细胞,乳酸脱氢酶胞外释放显著增加46%(p<0.01);与10nM T

2毒素处理组相比,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下,胞外乳酸脱氢酶释放降低47%(p<0.01)。表明2.5μM黄芪甲苷预处理能减少T

2毒素引起的LDH释放。
[0019]实施例2黄芪甲苷对T

2毒素致线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芪甲苷在降低T

2毒素致线粒体损伤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芪甲苷用于缓解T

2毒素导致的细胞死亡、LDH释放增加、线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培强刘钊杰邓诣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