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的混合酰胺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6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02
公开了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性霉素B的混合酰胺衍生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9年8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884,464号和2019年12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951,753号的优先权利益。这些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2]政府支持本专利技术是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授予的赠款GM118185和AI135812的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政府对本专利技术享有一定的权利。

技术介绍

[0003]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主要由两个属的真菌病原体引起: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念珠菌属是在所有血流感染中分离出的第四大常见病原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成功率有限(50

70%),这通常只适用于最健康的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可归因死亡率很高(20

30%)。在过去十年中,由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增加至三倍,其死亡率上升了超过300%。此外,目前对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具有较低的40

50%的治疗成功率。侵袭性曲霉病一直是免疫受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I)的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或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R3是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脲、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酸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胍基;和R4是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3.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氢、未取代的C1‑6烷基、烷氧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杂环基C1‑6烷基、未取代的C2‑6炔基、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氨基C3‑
10
碳环基、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或羟基3至10元杂环基。4.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氢。5. 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是氢;并且R1和R2不都是氢。6.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7.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氨基3至10元杂环基、羟基3至10元杂环基或杂环基3至10元杂环基。8. 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

NR5R6,其中R5和R6独立地是氢、C(O)OR
f
、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其中R
f
选自2


‑1‑
基、叔丁基、苄基和芴基甲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独立地是氢、C(O)OR
f
、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其中。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独立地为氢或C(O)OR
f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
f
是芴基甲基。12.权利要求8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中的至少一个是氢。13.权利要求8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都是氢。14.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氢、卤代C1‑6烷基或未取代的C2‑6烯基。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是氢。17. 式(II)的化合物:(I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或R1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R3是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脲、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酸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胍基;且R4是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10
碳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至10元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
10
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氢、未取代的C1‑6烷基、羟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未取代的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报S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伊大学评议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