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含镍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是可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随着信息通信和显示产业的发展,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如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
[0003]例如,二次电池包括锂二次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中,锂二次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每单位重量能量密度高,并且在充电速度和重量轻方面是有利的。就这一点而言,锂二次电池已被积极开发作为电源。
[0004]例如,锂二次电池可以包括: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的电极组件;和浸渍电极组件的电解液。此外,锂二次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容纳在该外壳中。
[0005]例如,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可以通过用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并且如必要,还包括导电材料的正极浆料来涂覆正极集流体,随后对其进行干燥和辊压来制备。
[0006]例如,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包括能够使锂离子可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包括:包含层状晶体结构和立方晶体结构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其中基于除锂和氧之外的所有元素的总摩尔数,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包含80摩尔%以上的镍,并且当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
‑
TEM)分析其晶体结构时,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仅在距其表面的厚度小于200nm的区域中包括立方晶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仅在距其表面的25nm厚度的区域中包括立方晶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比表面积为0.25m2/g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比表面积为0.05m2/g至0.25m2/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存在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中的残余锂的总量为6000pp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存在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中的残余锂的总量为3000pp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金属、半金属或非金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涂层包括铝、锆、硫和硼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由式1表示:[式1]Li
x
Ni
a
Co
b
M
c
O
y
在式1中,M为Al、Zr、Ti、B、Mg、Mn、Ba、Si、Y、W和Sr中的至少一种,并且x、y、a、b和c的范围为0.9≤x≤1.2、1.9≤y≤2.1、0.8≤a≤1、0≤c/(a+b)≤0.13且0≤c≤0.11。10.一种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包括:制备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用蒸汽或含蒸汽的气体处理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而不用水洗。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均包括层状晶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永彬,权希俊,李泰景,崔智勋,韩国炫,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