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92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7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非水电解质。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及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85摩尔%以上的Ni、及1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的Al,并且Ni、Al和Mn的含量的总计为99.9摩尔%以上,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密度为3.45g/cm3以上,在正极截面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没有裂纹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截面积相对于在截面露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截面积的比例为51%以上。5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作为高输出、高容量的二次电池,广泛利用了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且使锂离子等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二次电池重复进行充放电,因此要求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通过在正极中包含含有Co的、粒径不同的2种正极活性物质,从而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等。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通过具备包含锂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电解质、及包含含有Co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从而改善了充放电循环特性等。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8846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210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Co的正极活性物质,在正极活性物质所包含的锂过渡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及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层中包含的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为85摩尔%以上的Ni、及1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的Al,并且Ni、Al和Mn的含量的总计为99.9摩尔%以上,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密度为3.45g/cm3以上,在所述正极截面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没有裂纹的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截面积相对于在所述截面露出的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截面积的比例为51%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由通式Li
a
Ni
x
Al
y
Mn
z
M
v
Nb
w
O2‑
b
表示,式中,0.9<a<1.1、x≥0.85、0.01≤y≤0.15、0≤z≤0.14、0≤v≤0.001、0≤w≤0.005、0≤b<0.05、x+y+z+v+w=1,M为选自Co、Fe、Ti、Si、Zr、Mo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杤尾孝哉井之上胜哉小笠原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