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敏感性成分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998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包埋敏感性成分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敏感性成分和包裹层1、包裹层2、包裹层3、包裹层4、包裹层5,包裹层6,并提供了该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颗粒的食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6步造粒和包埋处理,具有一定包括抵御胃液、胆汁侵蚀的定向肠道释放,极大提高了活性物如益生菌、维生素等使用效果,同时多重疏水层处理确保了颗粒中益生菌在液态饮品、乳品中长货架期内的存活。乳品中长货架期内的存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埋敏感性成分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尤其涉及包埋敏感性成分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功能性,而营养健康也是休闲食品的大势所趋。然而,一般而言,常见的功能性成分都存在对环境敏感的问题,从而产生易氧化、易降解的现象最终导致功能性成分失活。并且,通常功能性成分的口味一般也不及常规食品原料。
[0003]包埋技术能够解决功能性成分敏感性或口感不佳的问题,一方面包衣材料增加了敏感性成分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包衣提高口感。将包埋的功能性成分加入常温产品中,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使用方便和便携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口味和外观,拓宽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特别是将包埋的功能性成分添加到饮料、常温酸奶、植物蛋白饮料、调制乳等常温液态产品中,不仅能够提供功能和营养,还能够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0004]但目前的包埋技术对于敏感性成分的保护作用仍是非常有限的,且通常口感并不理想。因此,本领域仍需要进一步对包埋技术进行改进,以期在改善口感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埋有敏感性成分的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敏感性成分和包裹层1、包裹层2、包裹层3、包裹层4、包裹层5,包裹层6,其中:所述包裹层1的包材为淀粉、蛋白或油脂中至少一种与粘合剂的组合;所述包裹层2的包材包括粘合剂和蛋白;所述包裹层3的包材包括可可脂;所述包裹层4的包材为胶凝剂;所述包裹层5的包材为醇溶性疏水材料;所述包裹层6的包材为胶凝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选自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中至少一种;所述蛋白选自蛋清蛋白或酪蛋白中至少一种;所述油脂选自可可脂或玉米油中至少一种;所述粘合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β

环糊精中至少一种;所述醇溶性疏水材料为醇溶玉米蛋白;所述胶凝剂选自魔芋胶、卡拉胶、海藻酸钠、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果胶或明胶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中,包裹层1的包材为β

环糊精、鸡蛋蛋清蛋白和微晶纤维素;包裹层2的包材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鸡蛋蛋清蛋白;包裹层3的包材为可可脂;包裹层4的包材为海藻酸钠;包裹层5的包材为醇溶玉米蛋白;包裹层6的包材为魔芋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性成分为益生菌、维生素、柠檬烯类物质或含双键的活性物质;所述益生菌选自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或凝结芽孢杆菌中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性成分为凝结芽孢杆菌;每包裹150g凝结芽孢杆菌,所需的包材包括:包裹层1:β

环糊精8~12g、鸡蛋蛋清蛋白20~30g、微晶纤维素300~350g;包裹层2:羧甲基纤维素钠5~7g、鸡蛋蛋清蛋白80~100g;包裹层3:可可脂50~70g;包裹层4:海藻酸钠15~25g;包裹层5:醇溶玉米蛋白50~70g;包裹层6:魔芋胶45~55g。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淀粉、蛋白粉或油脂中至少一种与粘合剂、敏感性成分混合,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琳琳强琳巴根纳佟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