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埋益生菌的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23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埋益生菌的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乳脂肪球膜、角瓜多糖、水苏糖和卡拉胶作为壁材,分别利用喷雾、冷冻和流化床三种干燥方法进行包埋,喷雾干燥得到的微胶囊包埋率可以达到71.64%,干燥存活率22.97%;流化床干燥包埋率72.54%,干燥存活率18.86%;冷冻干燥效果最好,包埋率达到76.6%,冻干存活率29.2%。使用包埋后的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胃液环境下进行测试,发现三种包埋方法制得的微胶囊处理60min益生菌的存活率均在65%以上;处理120min存活率均在43%以上,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益生菌的保护效果显著,有助于益生菌顺利定植肠道发挥益生作用。肠道发挥益生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埋益生菌的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埋益生菌的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乳脂肪球膜的成分包括磷脂、鞘脂、唾液酸和糖蛋白。近几年来,从牛奶中分离和浓缩乳脂肪球膜的新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乳脂肪球膜的生理功能和特性成为可能。已经证明,乳脂肪球膜成分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特性,包括支持大脑发育、防止病原体附着和宿主免疫调节。
[0003]益生菌已被纳入一系列产品,包括儿科营养产品和补充剂。然而,在肠道条件和益生菌生存能力方面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例如,益生菌的生存能力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pH值、储存期间的酸化、暴露于胃肠系统中的胆汁和储存温度。一些食品成分已经被研究作为益生菌的载体,并被证明在体外消化过程中提高了它们的生存能力。
[0004]目前,关于乳脂肪球膜对益生菌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还缺乏相关信息。乳脂肪球膜在硒、脂溶性维生素、有机磷酸盐、茶多酚等微量元素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能包裹乳酸菌。
[0005]多糖在水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埋益生菌的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其成分包含乳脂肪球膜、角瓜多糖、阴离子多糖以及冻干保护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配置乳脂肪球膜、角瓜多糖、卡拉胶和水苏糖的混合溶液,灭菌后作为微胶囊壁材待用,将菌液与微胶囊壁材按比例混合,以未混合菌液为空白对照;在与微胶囊壁材混合后的菌液中按比例加入植物油,使用搅拌器搅拌10

15min;之后添加冰醋酸至pH为4.6,搅拌5min;按比例加入冰箱中4℃下冷藏的生理盐水,搅拌5min;而后将菌液冷藏静置20min后在10000
×
g下离心15min;撇去上清液,按比例添加生理盐水,得到微胶囊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壁材的成分包含乳脂肪球膜2.5g/L~30g/L、角瓜多糖10g/L~50g/L,阴离子多糖5g/L~20g/L以及冻干保护剂20g/L~200g/L,所述的植物油为大豆油、菜籽油、椰子油、玉米油、亚麻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调和油一种或一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乳脂肪球膜复合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丽张功圣张峰瑞孙慧何明雪肖利红徐梓赫谭泽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