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行星齿轮变速器领域,是一种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论在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领域,通常控制变速器的换挡的电路和软件都比较复杂,而且需要配置一或一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比例阀或快速通断阀等,不但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同时换挡过程控制复杂、换挡时间长,相关信号存在受干扰风险,一旦出现失效现象,轻则换挡冲击、顿挫,重则造成摩擦片烧片、换挡机构甚至变速器损坏等问题,不但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影响变速器使用寿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控二联动互锁换挡机构对降低变速器成本、体积,提升换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应的控制流体的装置与控制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性能稳定。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控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包括壳体、驱动器、行星排、流体控制装置、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装置于壳体外但与壳体内的驱动器相通,驱动器包括活塞,其推动端与离合器组件连接,该离合器组件通过离合器鼓、离合器毂分别与行星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右端为推动端,其右端设置有离合器组件的棘轮,该棘轮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棘轮右侧安装有离合器鼓,离合器鼓右侧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通过至少两个定位销与离合器鼓滑动连接,该定位销一端固连在离合器鼓或压盘上,另一端与其一未固连部件滑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右端底部设置有挡板以限制其右移,压盘右端上侧设置有摩擦副,所述摩擦副包括摩擦片与对偶片,该摩擦片与离合器毂滑动连接,对偶片与离合器鼓滑动连接,摩擦副最少设置一组,右侧对偶片右端设置有卡簧限制其右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鼓与压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两端分别顶接在离合器鼓与压盘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还包括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包括棘爪、棘轮与第一弹性件,棘爪呈柱状,棘爪与棘轮配合一端面为部分平面与部分斜面的组合,棘爪另一端面为平面,该端面开设有安装第一弹性件的盲孔,第一弹性件一端顶接在盲孔内,另一端顶接在压盘表面开设的棘爪孔内,棘爪近盲孔一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以限制棘爪仅做一定范围的轴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外周近平面一侧为高侧阻挡面,近斜面一侧为低侧阻挡面;所述压盘近棘爪一侧端面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棘爪孔,棘爪孔为台阶形盲孔,棘爪孔与棘爪一一对应,棘爪孔均沿压盘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棘轮与棘爪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棘爪平面及斜面相对应的棘爪对偶孔,所述棘爪对偶孔均沿棘轮圆周方向均布,该棘爪对偶孔靠近离合鼓一侧边缘设置有与棘爪端部斜面对应的倾斜面,棘爪对偶孔与棘爪配合处一一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活塞腔,所述活塞设置于活塞腔内并经外套设的密封圈与活塞腔内壁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储能装置、过滤器、电磁阀及相应流体流通管路,流体从储能装置依次经过滤器、电磁阀进入活塞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控二挡变速器换挡流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架与齿圈,输入轴可与行星排中任构件连接输入,输出轴可与剩余任一构件连接输出。10.一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钻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