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孔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64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孔连接结构,该过孔连接结构包括:线缆、壳体和屏蔽筒,所述屏蔽筒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筒,并且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筒电连接;所述屏蔽筒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屏蔽筒与所述接触端子电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过孔连接结构屏蔽效能较低,产品重量和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孔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元器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过孔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过孔连接器是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元器件。高压过孔连接器的功能主要包括:密封、对线束的紧固以及对高压电缆产生的电磁场进行屏蔽。
[0003]现有的高压过孔连接器的屏蔽效能普遍偏低,屏蔽接触的电阻过高,并且产品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中含有较多机械加工件,产品的制造成本较高。
[0004]一些高压过孔连接器采用金属壳体,虽提升了屏蔽效能,但随之也增加了产品的重量,产品的制造成本也相应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孔连接结构,以解决过孔连接结构屏蔽效能较低,产品重量和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孔连接结构,包括:线缆、壳体和屏蔽筒,所述屏蔽筒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筒,并且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筒电连接;所述屏蔽筒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屏蔽筒与所述接触端子电连接。
[00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筒包括外屏蔽环和内屏蔽环,所述外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内屏蔽环外,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外屏蔽环与所述内屏蔽环之间。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屏蔽环、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内屏蔽环之间以压接或焊接方式固接到一起。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屏蔽环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外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小径段外且与所述大径段抵接。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内屏蔽环的前端,并且所述接触端子包括多个端子弹片,多个所述端子弹片朝前凸起。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内屏蔽环为一体结构。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端子包括环形体和成型于所述环形体的内壁的内弹片,所述环形体套设于所述内屏蔽环外,所述内弹片抵接于所述内屏蔽环的外壁。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屏蔽环的前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环形体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台。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屏蔽接触筒,所述外壳与所述屏蔽接触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屏蔽筒安装于所述屏蔽接触筒内。
[00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接触筒的内孔包括异形孔,所述屏蔽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异形孔相配合的异形部。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前端套设有外围密封环,所述屏蔽接触筒的前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外围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后侧。
[001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围密封环与所述线缆密封环一体注塑在所述壳体上。
[00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弹片在所述接触端子前表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接触端子前表面面积的45%

100%。
[0020]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21]该过孔连接结构中,线缆的屏蔽层通过屏蔽筒直接与设备连接,缩短了电流传递路径,减少了屏蔽接触电阻,提高了屏蔽效能;屏蔽筒包围线缆的端部,起到了连接功能的同时,还承担了屏蔽功能,使得该过孔连接结构中的壳体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降低了产品重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过孔连接结构的轴测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过孔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过孔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的过孔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0027]图5为图1所示的过孔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6为图1所示的过孔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0029]图7为图6的A

A向的剖视图;
[0030]图8为图6的B

B向的剖视图;
[0031]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过孔连接结构中的过孔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图9所示的过孔连接器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图9所示的过孔连接器中的屏蔽接触筒与内屏蔽环的装配图;
[0034]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0035]图13为图12的C

C向的剖视图;
[0036]图14为图9所示的过孔连接器中的屏蔽接触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图9所示的过孔连接器中的内屏蔽环与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6为本技术提供的过孔连接结构中的内屏蔽环与接触端子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7为图16的爆炸图;
[0040]图18为本技术提供的过孔连接结构中的内屏蔽环与接触端子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9为本技术提供的过孔连接结构中的内屏蔽环、接触端子及屏蔽接触筒的爆炸图。
[0042]附图标号说明:
[0043]10、壳体;101、装配腔体;
[0044]11、外壳;111、第二弹臂;
[0045]12、屏蔽接触筒;121、异形孔;122、圆孔部;123、第二凸台;
[0046]141、凹部;142、凸部;
[0047]151、第一弹臂;152、凹槽;
[0048]20、屏蔽筒;
[0049]30、内屏蔽环;31、大径段;32、小径段;33、第一凸台;
[0050]40、外屏蔽环;41、异形部;
[0051]50、接触端子;51、端子弹片;52、环形体;53、内弹片;531、弧形部;
[0052]61、外围密封环;62、线缆密封环;63、后保护盖;
[0053]71、衬套;72、连接孔;
[0054]81、线缆;82、线缆端子;83、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6]方案一
[005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孔连接结构,如图1

图8所示,该过孔连接结构包括:线缆81、壳体10和屏蔽筒20,屏蔽筒20至少部分安装于壳体10的前端,线缆81穿设于壳体10和屏蔽筒20,并且线缆81的屏蔽层83与屏蔽筒20电连接;屏蔽筒20的前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壳体和屏蔽筒,所述屏蔽筒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筒,并且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筒电连接;所述屏蔽筒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屏蔽筒与所述接触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包括外屏蔽环和内屏蔽环,所述外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内屏蔽环外,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外屏蔽环与所述内屏蔽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环、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内屏蔽环之间以压接或焊接方式固接到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环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外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小径段外且与所述大径段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设置于所述内屏蔽环的前端,并且所述接触端子包括多个端子弹片,多个所述端子弹片朝前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内屏蔽环为一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曹继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