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63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行程控制装置(2)和与管状电机外壳(3)连接的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其特点是:在底座(1)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6)与蜗杆(7),在齿轮(6)上连接有中心轴(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外壳(3)相连。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齿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使管状电机增加了手动转动的功能,这样可在停电时继续通过管状电机带动卷帘门的起降,有很好的使用性和推广价值。并且将手动转动装置与管状电机制于一体,在安装和使用时也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独旦灶士 宵足抆不巻帘门因启闭方便,操作灵活,使用所占空间少,价钱低廉,已被广泛运用到了车库、 仓库和店面等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起降的电动式巻帘门也己被各个行业广泛运用, 因此管状电机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电动巻帘门在停电或断电时就会给使用者带来许多的 麻烦,而现有的电动巻帘门在停电时往往采取打开电机与巻帘门之间的连接,通过手动下拉 或手动上抬来完成开关门工作,这样当巻帘门处于较高位置时还需借助铁钩和板凳等工具, 而且上述情况对于力气较小的女士来说更不能独立完成,非常不便,同时在快速下拉巻帘门 时发出的刺耳声,招来人们的反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停电时能方便、省力的开启和关闭巻帘门的一种带 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行程控制装置(2)和与管状电机外壳(3)连接的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其特点 是在底座(1)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6)与蜗杆(7),在齿轮(6)上连接有中心轴 (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外 壳(3)相连。上述的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是,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的中心轴(8) 端部连接有机内传动套(9),机内传动套(9)与管状电机外壳(3)相连。上述的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是,在中心轴(8)上还套有旋转滑环体(11) ,旋转滑环体(11) 一端与行程控制装置(2)相连, 一端与机内传动套(9)相连。上述的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是,在蜗杆(7)上还连接有一个加长摇杆(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简单的齿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使管状电机增加了手动 转动的功能,这样可在停电时继续通过管状电机带动巻帘门的起降,采用蜗杆与齿轮互相配 合可使巻帘门的起降更加轻松、方便,老少皆可独立操作,同时由于打开和关闭巻帘门时比较平稳不会发出刺耳响声,有很好的使用性和推广价值。并且将手动转动装置与管状电机制 于一体,在安装和使用时也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l所示,因管状电机是通过机座1固定连接行程控制装置2,机座l与建筑物 固定连接,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位于管状电机的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的外壳3固定, 在通电时,刹车装置4与电机系统5之间是分开的,电机系统5的转子通过行星减速器减速后 与巻帘门相连,以此来带动巻帘门的起降,,当断电时刹车装置4与电机系统5的转子连接, 并将转子锁死。为防止管状电机在停电时无法运行,我们在底座l内安装一个可相互配合的 蜗杆7与齿轮6,同时在齿轮6上连接一个中心轴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后与机内传动 套9连接,机内传动套9与管状电机的外壳3固定,这样在断电或停电须开启或关闭巻帘门时 ,只需转动蜗杆7即可带动管状电机的外壳3转动,管状电机的外壳3将带动刹车装置4和电机 系统5共同转动,电机系统5的转子带动巻帘门转动,来完成巻帘门的起降,当巻帘门升到要 求高度时,巻帘门会有下滑趋势,但在下滑时齿轮6无法带动蜗杆7转动,可防止巻帘门的下 滑,同时为防止在转动时连接在行程控制装置2与刹车装置4之间电线被纽断,我们在行程控 制装置2与机内传动套9之间安装了旋转滑环体11,旋转滑环体ll是一种可防止电线扭断的装 置,是由环形金属片和可在环形金属片上运动的金属滑块组成,环形金属片和金属滑块上分 别连接有电线,这样在行程控制装置2与刹车装置4之间的电线上连接一个旋转滑环体11,通 过旋转滑环体11来确保行程控制装置2与刹车装置4之间电线不被纽断;为确保管状电机的稳 定性,旋转滑环体11一端与行程控制装置2相连,另一端与机内传动套9相连。同时因蜗杆7 位于机座l上,为方便停电时转动机座1上的蜗杆7,我们在蜗杆7上连接一个加长摇杆12,加 长摇杆12设在用户可手动位置(图中未标出)。权利要求1.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行程控制装置(2)和与管状电机外壳(3)连接的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6)与蜗杆(7),在齿轮(6)上连接有中心轴(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外壳(3)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行程控制装置(2)和与管状电机外壳(3)连接的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其特点是在底座(1)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6)与蜗杆(7),在齿轮(6)上连接有中心轴(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外壳(3)相连。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简单的齿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使管状电机增加了手动转动的功能,这样可在停电时继续通过管状电机带动卷帘门的起降,有很好的使用性和推广价值。并且将手动转动装置与管状电机制于一体,在安装和使用时也更加方便。文档编号H02K7/00GK201013215SQ200720200078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沈恩明, 沈荣泉, 罗银荣 申请人: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手动转动装置的管状电机,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行程控制装置(2)和与管状电机外壳(3)连接的刹车装置(4)和电机系统(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轮(6)与蜗杆(7),在齿轮(6)上连接有中心轴(8),中心轴(8)穿过行程控制装置(2)位于管状电机外壳(3)内,并且与管状电机外壳(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银荣沈恩明沈荣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