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6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包括安装座和下模,下模位于安装座的上方,空腔设置有双工位推进装置,下模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连接有换向推进结构,两个换向推进结构呈对称设置;换向推进结构包括水平移动块和竖直移动块,水平移动块与竖直移动块的贴合面为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双工位推进装置和换向推进结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双工位推进装置的推动下,使得两个水平移动块相对运动,使得竖直移动块在支撑块和安装座穿插限位下,使得竖直移动块进行向上的运动,从而便于对下模进行推动,使得下模向上运动与上模进行合模,减小下模与上模之间的合模空隙,也就便于增加产品的压塑精度。也就便于增加产品的压塑精度。也就便于增加产品的压塑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塑产品加工过程中,压塑模具需要打开、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或者加入塑料原料,称为卸模,反之,模具合拢、紧闭,称为合模。
[0003]在对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合模中,上模具一般都是依靠气缸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但是由于气缸的运动距离有时不够精确,而下模的位置又不便进行调整,这就使得上模与下模之间合模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缝隙,影响产品的压塑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包括安装座和下模,所述下模位于安装座的上方,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双工位推进装置,所述下模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安装座的顶部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均连接有换向推进结构,两个所述换向推进结构呈对称设置;
[0006]所述换向推进结构包括水平移动块和竖直移动块,所述水平移动块与竖直移动块的贴合面为斜面,所述水平移动块与双工位推进装置连接,所述竖直移动块的顶端与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双工位推进装置包括双向丝杆、连接板和导向杆,两个所述连接板与双向丝杆的两端螺纹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均与两个连接板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两端与空腔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空腔内壁的两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呈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与安装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与安装座的另一侧转动穿插连接,所述圆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1]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顶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上模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利用双工位推进装置和换向推进结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双工
位推进装置的推动下,使得两个水平移动块相对运动,使得竖直移动块在支撑块和安装座穿插限位下,使得竖直移动块进行向上的运动,从而便于对下模进行推动,使得下模向上运动与上模进行合模,减小下模与上模之间的合模空隙,也就便于增加产品的压塑精度;
[0015](2)本技术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限位槽便于对限位块的运动进行限位,使得限位块的直线运动更加稳定,从而也就便于使得水平移动块的滑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换向推进结构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双工位推进装置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安装座;2、下模;3、双工位推进装置;31、双向丝杆;32、连接板;33、导向杆;4、换向推进结构;41、水平移动块;42、竖直移动块;5、支撑块;6、限位板;7、上模;8、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包括安装座1和下模2,下模2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安装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通过空腔便于给双工位推进装置3和换向推进结构4的运动以运动空间,空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双工位推进装置3,通过双工位推进装置3便于给换向推进结构4的运动以运动空间,下模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安装座1的顶部滑动穿插连接,通过安装座1与支撑块5之间的穿插,从而便于对支撑块5的位置移动进行限位,使得支撑块5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两个支撑块5的底端均连接有换向推进结构4,两个换向推进结构4呈对称设置,通过换向推进结构4便于对双工位推进装置3的推进方向进行换向,然后对支撑块5进行上下方向的推进。
[0023]换向推进结构4包括水平移动块41和竖直移动块42,水平移动块41与竖直移动块42的贴合面为斜面,水平移动块41与双工位推进装置3连接,竖直移动块42的顶端与支撑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水平移动块4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空腔内壁的两边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通过限位槽便于对限位块的运动进行限位,使得限位块的直线运动更加稳定,从而也就便于使得水平移动块41的滑动更加稳定。
[0024]双工位推进装置3包括双向丝杆31、连接板32和导向杆33,两个连接板32与双向丝杆31的两端螺纹穿插连接,两个连接板32呈对称设置,两个导向杆33均与两个连接板32滑动穿插连接,导向杆33的两端与空腔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导向杆33的限位,便于使得连接板32只能进行直线的水平运动,通过双向丝杆31与连接板32之间的螺纹穿插,从而便
可使得双向丝杆31的转动,便于对连接板32进行推动。
[0025]空腔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6,两个限位板6呈对称设置,通过限位板6便于对连接板32的直线滑动进行限位,防止连接板32的运动过度,使得水平移动块41与竖直移动块42的斜面一直保持贴合状态。
[0026]双向丝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与安装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双向丝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与安装座1的另一侧转动穿插连接,圆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座1固定连接有转盘,通过第一圆杆与第二圆杆之间的配合,便于对双向丝杆31的自转进行限位,使得双向丝杆31的自转更加稳定。
[0027]下模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7,安装座1顶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安装架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通过气缸便于带动上模7进行上下运动,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一端与上模7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通过外接的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9]在使用中,首先对第二圆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圆杆的带动下,使得双向丝杆31进行自转,然后便可使得双向丝杆31进行自转,然后通过双向丝杆31与连接板32之间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包括安装座(1)和下模(2),所述下模(2)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双工位推进装置(3),所述下模(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与安装座(1)的顶部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5)的底端均连接有换向推进结构(4),两个所述换向推进结构(4)呈对称设置;所述换向推进结构(4)包括水平移动块(41)和竖直移动块(42),所述水平移动块(41)与竖直移动块(42)的贴合面为斜面,所述水平移动块(41)与双工位推进装置(3)连接,所述竖直移动块(42)的顶端与支撑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合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推进装置(3)包括双向丝杆(31)、连接板(32)和导向杆(33),两个所述连接板(32)与双向丝杆(31)的两端螺纹穿插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32)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33)均与两个连接板(32)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导向杆(33)的两端与空腔内壁的两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晟方庭庭贾海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铭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