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95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具主体,气压装置和压板;马达端盖置放在检具主体上,再通过压板固定,所述的检具主体的底座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的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腔体进气管,所述的腔体进气管与气压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的气压装置的进气端与上游供气装置连通,在所述的检具主体的上表面开有底座凹槽,所述的底座凹槽与马达端盖上的凸起适配固定,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底座出气口,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插入压板上的定位孔,该检测装置对于定位固定、压紧密封均有设定,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待测马达端盖进行固定和压紧,保证了测试的效果和精度,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上集马达、减速机和逆变器于一体的驱动马达端盖,基于设计和使用需求,需要对驱动马达端盖进行气密性检测,端盖的气密性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影响驱动马达端盖内各器件的性能,因此对于驱动马达端盖的气密性检测变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检测方式采用人工对正马达端盖在检测装置上,手工操作需要反复位置校正,误差大,降低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快速有效的对马达端盖进行固定和压紧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采用沉水法对马达端盖进行气密性检测,通过拧紧螺栓使产品安装在检测装置后沉入水中,接通60KPA 气压,保持30秒。目视无泄漏气泡判定“合格”。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具主体,气压装置和压板;马达端盖置放在检具主体上,再通过压板固定,所述的检具主体的底座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的底座的侧壁上连接腔体进气管,所述的腔体进气管与气压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的气压装置的进气端与上游供气装置连通,在所述的检具主体的上表面开有底座凹槽,所述的底座凹槽与马达端盖上的凸起适配固定,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底座出气口,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插入压板上的定位孔,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表面设置有检具定位标识,所述的检具定位标识与压板上的压板定位标识位置对应重合。
[0005]更优选的,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两组扶手,所述的两组扶手位置靠近底座边缘。
[0006]更优选的,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的观察孔的开口面积小于马达端盖的表面积。
[0007]更优选的,所述的检具主体与马达端盖和盖板装配后完全浸没在水中。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对于定位固定、压紧密封均有设定,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待测马达端盖进行固定和压紧,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保证了测试的效果和精度,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马达端盖正面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马达端盖背面结构图。
[0011]图3为本技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检具主体结构图。
[0012]图4为本技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气压装置结构图。
[0013]图5为本技术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压板结构图。
[0014]图中标记:1

马达端盖,11

凸起,2

检具主体,21

腔体进气管,22

扶手,23

底座凹槽底座凹槽,24

底座,25

检具定位标识,26

定位柱,27

底座出气口,3

气压装置,31

进气端, 32

出气端,4

压板,41

观察孔,42

定位孔,43

螺栓孔,44

压板定位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中所描述的垂直方向为图中的上下为垂直,水平方向为图中的左右方向。
[0016]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检具主体2,气压装置3和压板4,本技术的待检测工件为马达端盖1,马达端盖1放置在检具主体2 上,见图2,马达端盖1的背面为带有中部凹槽的结构,在马达端盖1上有2处柱形的凸起 11,检具主体2的底部为底座24,底座24为空腔结构,凸起11与检具主体2上的两处底座凹槽23对应适配固定,在检具主体2上设置有一个底座出气口27,压缩空气通过底座出气口27进入马达端盖1与检具主体2上表面形成的腔体内,在底座2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腔体进气管21,腔体进气管21与气压装置3的出气端32连通,气压装置3的进气端与上游供气装置连通,在气压装置3上设置有气压阀,用于开启和关闭气压装置,调整压缩空气的进入量,在检具主体2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柱26,定位柱为2处,压板4上有定位孔42,定位孔42为两处,定位柱26穿过定位孔42固定马达端盖1,在压板4的四个边角处上还有四处螺栓孔43,用于定位固定马达端盖1,在压板4的中间还开有观察孔41,用于观察试验中的气泡,观察孔41的开口面积略小于马达端盖1的面积,在压板4的右上表面设置有压板定位标识44,压板定位标识44与检具主体2上的检具定位标识25对应重合,在检具主体2上还设置有两组扶手22,扶手22靠近检具主体2的底座24边缘处,分开设置,在试验时,将检具主体2、压板4和马达端盖1组装定位好,接通气压装置3,后将气密性检测装置浸没的水槽里,打开气压阀,观察马达端盖1表面是否有气泡冒出。
[0017]具体试验操作步骤如下:1、通过检具主体2上的定位柱26,将产品(马达端盖1)正确放置在检具主体2上,过程中避免定位柱26划伤产品的密封面。注意放置产品前,要保证检具主体2清洁干净,此时气压阀要关闭。2、将压板4放在产品上,同时对齐蓝色标识(压板定位标识44),对角拧紧螺栓。注意产品加紧时,产品和检具主体2不可浸没在水中,夹紧时,产品不可晃动。3、将检具主体2和产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注意放入水中时,不要触碰产品,防止位置偏移。4、打开气压阀(压力设定在0.1Mpa(100Kpa),30秒后开始计时检测),30秒时间是保证压缩空气充分进入到腔体中。5、观察产品30秒,是否有气泡从产品溢出,注意要保证充足的可视光线,要确认产品的每一个部位,判定基准为有气泡从产品溢出为不良品,无气泡从产品溢出为良品。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马达端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主体,气压装置和压板;马达端盖置放在检具主体上,再通过压板固定,所述的检具主体的底座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的底座的侧壁上连接腔体进气管,所述的腔体进气管与气压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的气压装置的进气端与上游供气装置连通,在所述的检具主体的上表面开有底座凹槽,所述的底座凹槽与马达端盖上的凸起适配固定,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底座出气口,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插入压板上的定位孔,在所述的检具主体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钢王立国邢福全张洪伟尚明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盛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