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5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电源模组以及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启、关闭及亮度调节的按压结构,按压结构包括第一盖、第二盖以及位于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电路板、固定件、盖板和弹性件,固定件与第一盖连接,电路板设于固定件和第一盖之间,盖板固定在第二盖内,电路板的朝向固定件一侧设有触动开关,固定件上对应开设有开孔,盖板上对应设有抵接柱,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件抵接、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盖内,以在按压第一盖时,能够带动电路板和固定件同步向下移动,使弹性件压缩、抵接柱穿过开孔并触压触动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盖板上的抵接柱与触动开关抵接,实现了灯具的开启、关闭及调节亮度;通过设置弹性件,实现了按压结构的自动复位。的自动复位。的自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照明灯是用来在夜晚进行照明的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0003]小夜灯小巧精致,作为日常生活中夜间活动的一种照明电器,主要用于居室、楼道、过道以及卧室等地的照明,常作为长明灯安装于床头、门厅、走廊等处的墙壁上或柱子上。
[0004]现有的小夜灯除了使用光敏控制和人体感应控制之外,通常是通过按键或滑键控制小夜灯的开启、关闭及模式转换,然而,按键或滑键很小,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市场上也有通过电位器进行按压式控制的小夜灯,但是电位器的行程较短,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0005]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小夜灯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现有小夜灯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电源模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开启、关闭及亮度调节的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第一盖、第二盖以及收容在由所述第一盖和第二盖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固定件、盖板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盖连接,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固定件和第一盖之间,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盖内,所述电路板的朝向固定件一侧设有触动开关,所述固定件上对应开设有开孔,所述盖板上对应设有抵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抵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盖内,以在按压所述第一盖时,能够带动所述电路板和固定件同步向下移动,使所述弹性件压缩、所述抵接柱穿过所述开孔并触压所述触动开关。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开孔的下方,所述触动开关位于所述开孔的上方。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盖板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盖板上对应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的穿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筋,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并与所述固定筋抵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内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柱,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柱上并与所述底座抵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柱中空设置,至少部分第二限位柱
收容在所述第一限位柱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移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固定件突出的定位部,所述固定件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定位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定位孔,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定位柱穿出所述定位孔。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盖卡扣连接,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传感器,所述第一盖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架和用于遮罩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盖。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支架呈环状设置并围设在所述传感器的外侧,所述传感器盖与所述传感器支架相连,以密封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内部空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靠近所述第一盖的一侧,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盖向外射出,所述电源模组固定于所述第二盖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向所述光源供电。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灯具利用盖板上的抵接柱与电路板上的触动开关相抵接,实现了控制光源的开启、关闭及调节亮度;通过设置弹性件,实现了按压结构可以向下移动并自动复位,使得灯具的开启、关闭及亮度调节变得更加的简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灯具的爆炸图。
[0020]图3是图2中第一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2中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所示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所示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是图2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所示盖板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0是图2中电源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图10所示电源模组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2中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是图1中灯具的剖面图。
[0031]图14是图13所示的灯具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5是图1中灯具的另一角度剖面图。
[0033]图16是图15所示的灯具的局部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00

灯具,200

按压结构。
[0035]1‑
第一盖,11

收容孔,12

传感器支架,13

传感器盖,14

卡持部。
[0036]2‑
电路板,21

触动开关,22

传感器,23

过孔,24

固定孔。
[0037]3‑
固定件,30

主体部,301

第一延伸部,302

第二延伸部,31

第一限位柱,311

固定筋,312

限位孔,313

第一限位面,32

开孔,33

凸缘,34

扣持部,35

定位孔。
[0038]4‑
盖板,41

穿孔,411

主孔,412

副孔,42

抵接柱,43

定位部,44

连接孔。
[0039]5‑
电源模组,51

底板,52

边框,521

外螺纹,53

安装部,531

通孔,532

安装孔,54

电池固定部,541

连接柱。
[0040]6‑
支撑件,61

底座,62

第二限位柱,621

第二限位面,6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包括光源、电源模组(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开启、关闭及亮度调节的按压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200)包括第一盖(1)、第二盖(8)以及收容在由所述第一盖(1)和第二盖(8)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2)、固定件(3)、盖板(4)和弹性件(7),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第一盖(1)连接,所述电路板(2)设于所述固定件(3)和第一盖(1)之间,所述盖板(4)固定在所述第二盖(8)内,所述电路板(2)的朝向固定件(3)一侧设有触动开关(21),所述固定件(3)上对应开设有开孔(32),所述盖板(4)上对应设有抵接柱(42),所述弹性件(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抵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盖(8)内,以在按压所述第一盖(1)时,能够带动所述电路板(2)和固定件(3)同步向下移动,使所述弹性件(7)压缩、所述抵接柱(42)穿过所述开孔(32)并触压所述触动开关(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抵接柱(42)位于所述开孔(32)的下方,所述触动开关(21)位于所述开孔(3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的朝向盖板(4)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31),所述盖板(4)上对应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柱(31)穿过的穿孔(41),所述弹性件(7)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1)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筋(311),所述弹性件(7)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柱(31)上并与所述固定筋(311)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