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7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包括收集罐,收集罐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收集罐顶部或接近顶部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收集罐侧壁设有两个以上排液口,多个排液口沿竖直方向排列,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段,排液管段上设有排液阀,收集罐顶部设置两个以上液位计,液位计与排液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使得各相液体仅能从其规定的排液口排出,实现了两相或多相液体分层后的自动排放,且能精准控制排液阀的启闭,使两相或多相液体能够完全分开,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两相或多相液体物料的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等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均涉及到两相或多相液体物料的收集分离。现有技术中,大多是使用分层槽实现各液相分离,各相液体静置分离后,需要人工依靠目视法进行排液操作、液位控制,这种人工分层排液的方法,不确定因素多,易发生失误,而且多相液体不易完全分开,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以解决现有的人工分层排液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易发生失误,而且多相液体不易完全分开,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包括收集罐,收集罐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收集罐顶部或接近顶部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收集罐侧壁设有两个以上排液口,多个排液口沿竖直方向排列,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段,排液管段上设有排液阀,收集罐顶部设置两个以上液位计,液位计与排液口对应设置。
[0006]进一步的,液位计均为浮球液位计,每个浮球液位计上均设有浮球。
[0007]进一步的,每个浮球分别与其对应的排液阀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的,收集罐侧壁上部还设有溢流排气口,溢流排气口处连接溢流管,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0009]进一步的,溢流排气口的底端高于排液口的顶端,且溢流排气口的顶端低于收集罐的顶部。/>[0010]进一步的,第一控制阀为常开状态。
[0011]进一步的,收集罐侧壁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启闭的第二控制阀。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的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包括收集罐上由上至下设置的多个排液口、排液阀及与各排液阀对应设置的多个液位计。各液位计根据其上设置的浮球,检测收集罐内液体的液位,并根据各相液体的液位自动控制触发相应排液阀的启动和关闭,使得各相液体仅能从其规定的排液口排出,实现了两相或多相液体分层后的自动排放,且能精准控制排液阀的启闭,使两相或多相液体能够完全分开,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
[0014]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部分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收集罐;2:进液口;3:排污管;31:第二控制阀;4:溢流管;41:第一控制阀;5:重相排液管;51:重相液位下限;52:重相液位上限;53:重相排液阀;6:重相液位计;61:重相浮球;7:中相排液管;71:中相液位下限;72:中相液位上限;73:中相排液阀;8:中相液位计;81:中相浮球;9:轻相排液管;91:轻相液位下限;92:轻相液位上限;93:轻相排液阀;10:轻相液位计;101:轻相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包括收集罐1,收集罐1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收集罐1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多种形状,只需要收集罐1为中空的腔体结构,中间的空腔用于容纳需要分离的两相或多相液体。
[0020]收集罐1顶部或接近顶部侧壁上设有进液口2,需要进行分离的两相或多相液体通过进液口2进入收集罐1内部的空腔,图中箭头方向指示液体的流动方向。收集罐1侧壁设有两个以上排液口,多个排液口沿竖直方向排列,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段,排液管段上设有排液阀,排液阀可以为电动阀、电磁阀、气动阀或其他形式的阀门,其功能是需在排液时自动开启而不需要排液自动关闭。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排液口,分别为沿收集罐1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轻相排液口、中相排液口和重相排液口。轻相排液口处水平连接轻相排液管9,轻相排液管9用于排放轻相液体;中相排液口处水平连接中相排液管7,中相排液管7用于排放中相液体;重相排液口处水平连接重相排液管5,重相排液管5用于排放重相液体。其中,轻相液体、中相液体和重相液体的密度由小到大。收集罐1顶部设置两个以上液位计,液位计与排液口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液位计,分别为重相液位计6、中相液位计8及轻相液位计10,三个液位计均为浮球液位计。重相液位计6用于检测重相液体的液位,中相液位计8用于检测中相液体的液位,轻相液位计10用于检测轻相液体的液位。三个浮球液位计上均设有浮球,浮球的密度介于本相液体密度及上邻相液体密度之间,从而浮球能悬浮于本相液体与上邻相液体的临界面,如此,该液位计检测该相液体的上分层面。该相液体的下分层面,即下邻相的浮球位置。重相液位计6上设置有重相浮球61,重相浮球61的密度介于重相液体密度和中相液体密度之间;中相液位计8上设置有中相浮球81,中相浮球81的密度介于中相液体密度和轻相液体密度之间;轻相液位计10上设置有轻相浮球101,轻相浮球101的密度小于轻相液体的密度。
[0021]根据液体密度设置重相排液口、中相排液口及轻相排液口的位置,且规定各相液体的液位上限和液位下限,重相排液口、中相排液口及轻相排液口的位置为由下至上依次排列设置。各个排液口位置的设置,位于下邻相液位上限之上一定安全距离。各相液体的液
位下限位置,位于其排液口之上一定安全距离。所谓安全距离考虑因素,包括液位计迟滞、偏差,及排液时动态流层分布,以防上下邻相混入。如图1所示,重相排液口位于重相液位下限51以下,即与其水平连接的重相排液管5低于重相液位下限51;中相排液口位于重相液位上限52之上一定安全距离,即与其水平连接的中相排液管7位于重相液位上限52之上一定安全距离;轻相排液口位于中相液位上限72之上一定安全距离,即与其水平连接的轻相排液管9位于中相液位上限72之上一定安全距离。重相液位下限51和重相液位上限52位于重相排液管5和中相排液管7之间,中相液位下限71和中相液位上限72位于中相排液管7和轻相排液管9之间,轻相液位下限91位于轻相排液管9上方一定安全距离。
[0022]每个浮球分别与其对应的排液阀信号连接。重相浮球61与重相排液阀53信号连接,重相浮球61根据其所处位置自动控制重相排液阀53的启闭;中相浮球81与中相排液阀73信号连接,中相浮球81根据其所处位置自动控制中相排液阀73的启闭;轻相浮球101与轻相排液阀93信号连接,轻相浮球101根据其所处位置自动控制轻相排液阀93的启闭。液体自动排液时机为,在本相液体上分层面位于本相液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收集罐顶部或接近顶部侧壁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收集罐侧壁设有两个以上排液口,多个所述排液口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段,所述排液管段上设有排液阀,所述收集罐顶部设置两个以上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排液口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均为浮球液位计,每个所述浮球液位计上均设有浮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液体物料的分层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球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排液阀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卫东李迎军刘鹏飞郝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六科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