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67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主轴连接二个轮子,主板、电池设置在左上壳和左下壳、右上壳和右下壳连接形成的空腔内,主轴的外圆在左右两个外壳的中间设置有过线器,左上壳、左下壳、右上壳、右下壳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充电接触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二组由二个充电接触件构成的二组充电回路,提供了两个充电接口端,解决了现有平衡车的无线充电接口固定,放置位置不灵活的问题。放置位置不灵活的问题。放置位置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车,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现有的平衡车无线充电接口固定且唯一,充电位置不灵活,实际使用中如果充电位在墙角而平衡车无线充电接口在一个不方便靠到的位置那充电就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主轴连接二个轮子,主板、电池设置在左上壳和左下壳、右上壳和右下壳连接形成的空腔内,主轴的外圆在左右两个外壳的中间设置有过线器,左上壳、左下壳、右上壳、右下壳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充电接触件。本技术通过设置二组由二个充电接触件构成的二组充电回路,提供了两个充电接口端,解决了现有平衡车的无线充电接口固定,放置位置不灵活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包含左上壳、左下壳、右上壳、右下壳、轮子、主轴、主板、电池、充电接触件,所述主轴连接二个轮子,所述主板、电池设置在左上壳和左下壳、右上壳和右下壳连接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轴的外圆在左右两个外壳的中间设置有过线器,所述左上壳、左下壳、右上壳、右下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充电接触件。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触件包含底座、弹力件、接触面、指示灯,所述弹力件设置在底座内,所述弹力件在露出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弹力件外露端面设置有导电接触面,整车共有设置在左上壳、左下壳上的二个充电接触件构成的充电接触组和右上壳、右下壳上的二个充电接触件构成的充电接触组构成的二组充电回路。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二组由二个充电接触件构成的二组充电回路,提供了两个充电接口端,解决了现有平衡车的无线充电接口固定,放置位置不灵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08]图2为本技术无下外壳的立体图;
[0009]图3为本技术无下外壳的仰视图;
[0010]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1]图5为充电接触件的立体图;
[0012]图中: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安装槽105、轮子2、主轴3、过线器301、主板4、电池5、充电接触件6、底座601、弹力件602、导电接触面603、指示灯6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5]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如图1~图5所示: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包含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轮子2、主轴3、主板4、电池5、充电接触件6,所述主轴3连接二个轮子2,所述主板4、电池5设置在左上壳101和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和右下壳104连接形成的空腔内,临空设置防水防潮,增加使用寿命,所述主轴3的外圆在左右两个外壳的中间设置有过线器301,所述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设置有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槽105内设置有充电接触件6。
[0018]如图3~图5所示:所述充电接触件6包含底座601、弹力件602、导电接触面603、指示灯604,所述弹力件602设置在底座601内,所述弹力件602在露出底座601的侧面设置有指示灯604,所述弹力件602外露端面设置有导电接触面603,所述底座601设置穿过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侧面的安装槽105,用螺丝穿过底座601内设通孔将底座601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弹力件602在碰到接触式充电器时会先被动向内缩然后在弹力件602内置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施加一个力,以保证导电接触面603和充电器的给电端充分接触。整车共有设置在左上壳101、左下壳102上的二个充电接触件6构成的充电接触组和右上壳103、右下壳104上的二个充电接触件6构成的充电接触组构成的二组充电回路,当插座在墙角导致平衡车其中一组无线充电回路的接口在一个不方便靠到的位置时就可以用另一组无线充电回路的接口和充电器接触,更加方便使用。
[001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轮子(2)、主轴(3)、主板(4)、电池(5)、充电接触件(6),所述主轴(3)连接二个轮子(2),所述主板(4)、电池(5)设置在左上壳(101)和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和右下壳(104)连接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轴(3)的外圆在左右两个外壳的中间设置有过线器(301),所述左上壳(101)、左下壳(102)、右上壳(103)、右下壳(104)设置有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槽(105)内设置有充电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凤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嘉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