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国建专利>正文

电机散热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117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叶轮,属于电机部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轴套、无底盘形导流圈由一组叶片整体连接,所述的一组叶片以轴套为中心成径向辐射状结构,导流圈内圆与轴套之间由叶片分割构成导流孔。所述的电机散热叶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保证了叶轮的强度,又增设了导流孔和加大叶片面积,有利于增强散热效果,而且使气流轴向流动,避免了由叶片旋转产生脉动气压与气流而引发的噪声污染的形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散热叶轮
技术介绍
现普遍使用的电机散热叶轮结构为带轴孔的整体式叶盘外表面径向设置 导风片,启动旋转中,径向导风片产生离心气流,而叶盘为整体式盘片,轴 向不能相互流通,散热效果不明显,而且会使导风片产生脉动的气压与气流, 而脉动气压与气流容易和周边的空气形成共振,产生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具有网状导流孔的电机 散热叶轮技术方案,以增加散热效果,消除脉动气压与气流的形成。所述的电机散热叶轮,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轴套、无底盘形导流圈由 一组叶片整体连接,所述的一组叶片以轴套为中心成径向辐射状结构,导流 圈内圆与轴套之间由叶片分割构成导流孔。所述的电机散热叶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叶片根部连接设置加强筋,所 有叶片根部连接设置的加强筋构成一圆环形结构。上述的电机散热叶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保证了叶轮的强度,又增 设了导流孔和加大叶片面积,有利于增强散热效果,而且使气流轴向流动, 避免了由叶片旋转产生脉动气压与气流而引发的噪声污染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图1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3为主视结构示意图4为图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5为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 —叶片、2_加强筋、3 —轴套、4一导流圈、5 —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为电机散热叶轮, 一体成型的轴套3、无底盘形导流圈4由一 组叶片l整体连接,叶片l外端面为斜面结构,所有叶片1以轴套3为中心 成径向辐射状结构。用无底盘形导流圈4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叶盘结构, 减轻了叶轮的重量,也节省材料,轴套3和导流圈4之间通过叶片1连接, 也加大了叶片1的面积,可提高叶轮的出风效果。两相邻叶片1根部连接设 置加强筋2,防止叶片1断裂。所有叶片1根部连接设置的加强筋2构成一 圆环形结构,轴套3、加强筋2、导流圈4和叶片l交织呈蜘蛛网结构,保证 了叶轮有足够的强度。导流圈4内圆与轴套3之间由叶片1分割构成导流孔 5,叶轮旋转时,叶片1产生的离心气流通过导流孔5轴向流通,增加通风效 果,也不会形成气流脉动而产生强力的噪声。权利要求1.电机散热叶轮,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轴套(3)、无底盘形导流圈(4)由一组叶片(1)整体连接,所述的一组叶片(1)以轴套(3)为中心成径向辐射状结构,导流圈(4)内圆与轴套(3)之间由叶片(1)分割构成导流孔(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叶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叶片(1)根部 连接设置加强筋(2),所有叶片(1)根部连接设置的加强筋(2)构成一圆 环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叶轮,属于电机部件
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轴套、无底盘形导流圈由一组叶片整体连接,所述的一组叶片以轴套为中心成径向辐射状结构,导流圈内圆与轴套之间由叶片分割构成导流孔。所述的电机散热叶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保证了叶轮的强度,又增设了导流孔和加大叶片面积,有利于增强散热效果,而且使气流轴向流动,避免了由叶片旋转产生脉动气压与气流而引发的噪声污染的形成。文档编号H02K9/04GK201181882SQ200820085638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翁海林 申请人:岑国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机散热叶轮,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轴套(3)、无底盘形导流圈(4)由一组叶片(1)整体连接,所述的一组叶片(1)以轴套(3)为中心成径向辐射状结构,导流圈(4)内圆与轴套(3)之间由叶片(1)分割构成导流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岑国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