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89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沉淀桶的上端设有污水口,沉淀桶的下端设有排淤口,沉淀桶的侧壁上设有抽水泵,沉淀桶的外侧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抽水泵连通;沉淀桶内设有浮盘,浮盘下端连接设有管头,管头通过软管与抽水泵连通,管头上设有过水口;出水管下方通过短管连通设有回收桶;沉淀桶上设有控制模块,管头沿竖直方向下移可触发控制模块关停抽水泵;本申请结构合理、配合巧妙,通过浮盘受废水浮力作用可使管头抽水时始终先将沉淀效果最好的上端废水抽出,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避免重复工作,通过控制模块的设置,可使污水在排出时的自动截止,实现废水回收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
,尤其是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0003]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使用相应的回收利用装置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常见的废水中一般都存在大量颗粒状、絮状等杂质,需要先进行沉降工作,固液分离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沉淀桶沉淀效果差,且在沉淀工作完成后将上层废水抽离时易将下部沉降的杂质抽出,从而导致其固液分离效果极差,需要重复处理,影响工作效率。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该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沉淀桶的上端设有污水口,所述沉淀桶的下端设有排淤口,所述沉淀桶的侧壁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沉淀桶的外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抽水泵连通;所述沉淀桶内设有浮盘,所述浮盘下端连接设有管头,所述管头通过软管与所述抽水泵连通,所述管头上设有过水口;所述出水管下方通过短管连通设有回收桶;所述沉淀桶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管头沿竖直方向下移可触发所述控制模块关停所述抽水泵。
[0007]本技术提供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桶的内壁上设有竖导杆,所述竖导杆与所述沉淀桶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导块且所述导块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管头通过连杆与所述导块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件设在所述沉淀桶的侧壁上,所述竖导杆的最下端设有与所述控制件对应的触发块,所述导块向下移动与所述触发块接触时可使所述控制件关停所述抽水泵。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桶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抽水泵的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桶设有多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短管与所述回收桶连接的回收口处设有控制阀,所述回收桶上设有与所述控制阀对应的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可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启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管头上的所述过水口上设有滤网。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淤口处设有排淤泵。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结构合理、配合巧妙,通过浮盘受废水浮力作用使管头始终位于靠近液面的位置,从而使管头抽水时始终先将沉淀效果最好的上端废水抽出,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避免重复工作,通过控制模块的设置,可使污水在排出时的自动截止,实现废水回收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8]11、沉淀桶;12、污水口;13、排淤口;14、抽淤泵;15、出水管;16、竖导杆;17、触发块;18、控制件;19、抽水泵;21、回收桶;22、短管;23、回收口;24、水位感应器;31、浮盘;32、管头;33、滤网;34、连杆;35、软管;36、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实施例中,该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沉淀桶11的上端设有污水口12,所述沉淀桶11的下端设有排淤口13,所述沉淀桶11的侧壁上设有抽水泵19,所述沉淀桶11的外侧设有出水管15且所述出水管15与所述抽水泵19连通;所述沉淀桶11内设有浮盘31,所述浮盘31下端连接设有管头32,所述管头32通过软管35与所述抽水泵19连通,所述管头32上设有过水口;所述出水管15下方通过短管22连通设有回收桶21;所述沉淀桶11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管头32沿竖直方向下移可触发所述控制模块关停所述抽水泵19,实现抽水泵19的自动停止,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固液分离质量。
[0021]在使用本申请时,先将待处理的废水通过污水口12灌入沉淀桶11内,静置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与废水中混合的淤泥等杂质分层,这期间浮盘31受废水浮力作用漂浮在废水液面上,管头32在浮盘31作用下停滞在靠近废水液面的位置;启动抽水泵19产生吸力,靠近液面的废水先从管头32的过水口被吸入软管35,流经抽水泵19、出水管15、短管22,最后流入回收桶21内,留待下一道程序处理,本申请通过浮盘31受废水浮力作用使管头32始终位于靠近液面的位置,从而使管头32抽水时始终先将沉淀效果最好的上端废水抽出,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避免重复工作;随着沉淀桶11内的废水量不断减少,在浮盘31随液面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即靠近沉淀桶11底部的淤泥时,触发控制模块,驱使抽水泵19停止工作,然后打开排淤口13,将沉降的淤泥等杂质排出,经由压滤机等设备对淤泥进一步固液分离,最后进行晾晒处理。
[00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沉淀桶11的内壁上设有竖导杆16,所述竖导杆16与所述沉淀桶11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导块36且所述导块36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管头32通过连杆34与所述导块36连接,使浮盘31上下运动过程更加稳定,提高装置整体可靠性。
[002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件18设在所述沉淀桶11的侧壁上,所述竖导杆16的最下端设有与所述控制件18对应的触发块17,所述导块36向下
移动与所述触发块17接触时可使所述控制件18关停所述抽水泵19,该种控制方式稳定可靠、反应快速,节省人力。
[002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回收桶2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抽水泵19的位置,便于抽水泵19的抽水工作,提高排水效率。
[002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回收桶21设有多个,能够在保证一次性所能存储回收的废水的容积的同时降低回收桶21的转运难度,方便操作输送。
[002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短管22与所述回收桶21连接的回收口23处设有控制阀,所述回收桶21上设有与所述控制阀对应的水位感应器24,所述水位感应器24可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启闭,使各个独立的回收桶21在装满废水时能及时自动关闭,便于工作人员对回收桶21进行分别操作、运输。
[002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管头32上的所述过水口上设有滤网33、避免杂质进入软管35内发生堵塞。
[002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排淤口13处设有抽淤泵13,加快淤泥的排出,提高效率。
[0029]最后应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沉淀桶的上端设有污水口,所述沉淀桶的下端设有排淤口,所述沉淀桶的侧壁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沉淀桶的外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抽水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桶内设有浮盘,所述浮盘下端连接设有管头,所述管头通过软管与所述抽水泵连通,所述管头上设有过水口;所述出水管下方通过短管连通设有回收桶;所述沉淀桶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管头沿竖直方向下移可触发所述控制模块关停所述抽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桶的内壁上设有竖导杆,所述竖导杆与所述沉淀桶的内壁之间嵌设有导块且所述导块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管头通过连杆与所述导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件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孝俊王金军赖博赵树全高云峰白兴亮王亚勇葛蓓赵胜刘朝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茂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