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646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首先在监测区域布置发射器阵列,构建三维空间构型,基于所述三维空间构型,构建监测区域的全局空间坐标系;构建基于第一监测点视角的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将三维空间构型投影在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判断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射线交叉点是否发生位移变化,若没有发生变化,则不进行操作,若发生变化,则执行下一步骤;对发生变化的交叉点进行交叉定位计算,获取发射器位移信息和射线的角度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限度降低了地表和近地环境或复杂山体的干扰和影响,监测结果更灵敏、高效,成本更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山体滑坡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计算机视觉的方法是使用摄像机采集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进行计算和分析,用某种算法对山体进行预测,达到监测山体的目的。视频影像中崩塌落石智能识别的基础是运动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有帧差法、背景差法、高斯混合模型和基于目标特征的检测方法等,常用的目标跟踪方法有基于Kalman滤波的方法、基于粒子滤波的方法、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轮廓的跟踪方法。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侧重于雨、雪、雾灾的监测,少有提及岩崩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从相关论文结果上看并无法保证监准确率,同时也未见有针对性的智能监测应用成果。有研究团队对无接触长距离山体滑坡监测进行研究,他们通过设置一个激光发射器在待测山体顶部,在距离监测区域一定距离的安全区域设置一台信息采集器,信息采集器由摄像机和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监测区域布置发射器阵列,构建三维空间构型;基于所述三维空间构型,构建监测区域的全局空间坐标系;选取第一监测点,构建基于第一监测点视角的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将所述三维空间构型投影在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判断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射线交叉点是否发生位移变化,若没有发生变化,则不进行操作,若发生变化,则执行下一步骤;对发生变化的交叉点进行交叉定位计算,获取发射器位移信息和射线的角度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阵列中的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阵列是指具有特定识别特征和构型的红外发射器阵列;所述特定识别特征和构型是指:数学几何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八边形及其叠加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三维空间构型具体是指,由发射器直接辐射的空中射线或由发射器的构型辐射延展的虚拟空间射线,利用智能监控、计算机视觉识别和无线通信技术对射线的空间构型进行捕获,得到三维空间构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射线交叉点是否发生变化时,所述交叉点的个数至少有一个,当任一交叉点发生变化,则执行下一步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范围无接触地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定位计算指多监测视角的交叉定位计算,具体步骤为:步骤6.1、选取第二监测点,构建基于第二监测点视角的2号二维平面坐标系;步骤6.2、将1号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发生变化的交叉点和关联的射线投影到2号二维平面坐标系;步骤6.3、重复执行步骤6.1至步骤6.3,选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志孙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无境众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