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44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包括本体、气动驱动单元、动力传输单元、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气动驱动单元与动力传输单元连接设置;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在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上间隔设置;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支撑件和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可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上时,第一夹持件与离合器的口面外边缘卡接设置;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下时,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离合器的轴承孔卡接设置。该装置使用一个动力源,实现两个夹紧动作,应用于不同姿态的零件夹紧。有效提升零件上料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合器夹持移动领域,涉及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壳体的形状不规则,且来料姿态为正反交替,操作工从上料工位将零件搬至产线辊道上,每个离合器壳体约为14Kg,操作者每天上料120件,搬运重量为1.68吨左右,劳动强度过大。另外,手动安装零件容易导致零件与辊道磕碰,造成零件外观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现有的离合器壳体吊具只能吊取单一方位的离合器壳体,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从而实现了不同方位零件的吊取,提升了零件上料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包括本体、气动驱动单元、动力传输单元、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
[0006]所述气动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并与动力传输单元连接设置;
[0007]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在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上间隔设置;
[0008]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支撑件和第一夹持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上时,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离合器的口面外边缘卡接设置;
[0009]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下时,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离合器的轴承孔卡接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气动驱动单元和第二连接杆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气动驱动单元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球头结构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球头的一端间隙连接,所述气动驱动单元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间隙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一夹持件活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二夹持件活动连接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动力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支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夹持件依次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支座、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依次铰接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轴以及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设置的若干支撑杆;所述
若干支撑杆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固定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设置。
[0015]优选的,沿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周向上均设置有若干U型槽,所述相邻U型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相邻支撑杆之间的夹角相同。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导套,所述第一夹持件穿过所述导套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尼龙件,所述定位件的底部均设有尼第二尼龙件。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针对不同放置方位的离合器,设置多功能的夹持吊具,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上时,在对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第一夹持件与离合器的口面外边缘卡接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下时,在对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第二夹持件与离合器的轴承孔卡接设置。该装置有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升零件上料效率,减少零件的磕碰,减少了损失,同时提升了操作者安装零件的安全系数。
[0021]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杆与气动驱动单元之间间隙连接,避免了在气动驱动单元运行过程中、第二连接杆上产生的周向上反方向的阻力。
[0022]进一步的,球头结构的第一连接杆可以有效缓解了夹持吊具对其他结构部位的精度要求,同时当待夹持移动的离合器没有在吊具的正下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细微的转动,实现离合器的夹持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3]进一步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便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的连接。
[0024]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有效实现了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铰链设置,有效实现气动驱动单元产生的动力在径向方向的传递,以实现对离合器的加紧与松开。
[0025]进一步的,支撑杆使得第一夹持件的设置更加稳固,同时当离合器的口面朝上时,在夹持过程中,该支撑杆对离合器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0026]进一步的,导套有效保证了吊具的稳定性,提高了吊具的使用安全性。
[0027]进一步的,当离合器的口面朝下时,在夹持过程中,定位件对该离合器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0028]进一步的,尼龙件可有效避免夹持吊具对离合器的磕碰损伤,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B

B面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套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套杆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在第二连接杆上的设置示意图;
[004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与第二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口面朝上离合器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44]图1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口面朝上离合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45]图16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口面朝下离合器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46]图17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口面朝下离合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47]图18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口面朝下离合器之前吊具的示意图;
[0048]图19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气动驱动单元、动力传输单元、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所述气动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并与动力传输单元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在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支撑件(17)和第一夹持件(10);所述支撑件(17)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10)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上时,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所述第一夹持件(10)与所述离合器的口面外边缘卡接设置;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件(29),所述第二夹持件(29)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中心的方向活动设置;当离合器的口面向下时,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夹持吊起时,所述第二夹持件(29)与所述离合器的轴承孔卡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杆(21);所述气动驱动单元和第二连接杆(21)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第二夹持单元沿所述第二连接杆(2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驱动单元与第二连接杆(21)之间还设置有球头结构的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3)球头的一端间隙连接,所述气动驱动单元与第一连接杆(23)的另一端间隙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壳体夹持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支座(71)和第二支座(72);所述第一支座(71)和第二支座(72)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21)上;所述第一支座(7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洛锋严鉴铂寇植达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