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电动机有一个金属制成的带底圆筒外壳、一个装在外壳内的永久磁体、一个含有一个整流子与一个电枢的转子,和一个装在外壳开口端并具有跟整流子滑动接触的电刷和跟电刷电气连接的端子的端板,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地装在设在外壳底部与端板上的轴承夹持座内的含油轴承内。在轴承夹持座的内侧端面设置多个局部凸出部并使含油轴承的端面接触凸出部的端面以将含油轴承定位与固定地装在轴承夹持座内。(*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工具、家庭电气用具(吸尘机,等等)之类的小型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夹持含油轴承的轴承夹持座的小型电动机。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个本技术可用于其上的小型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中,外壳1由一种诸如软钢的金属材料成形成一个带底的空心圆筒,在其内周面上装有例如成形成弧段形的永久磁体2。在外壳1内设有一个含有一个面向永久磁体2的电枢3和一个整流子4的转子5。端板6用跟外壳1同样的金属材料制造,并成形成跟外壳1的开口接合。电刷臂7用于跟整流子4进行滑动接触,并跟与电刷臂7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8一起设置在端板6上。含油轴承9与10固定地装在分别设在外壳1的底部与端板6上的轴承夹持座11与12内。采用上述结构,当电流从输入端子8经过电刷臂7和组成转子5的整流子4馈入电枢3,旋转力就传递到处在由固定地装到外壳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永久磁体形成的磁场内的电枢3上,使转子5旋转,通过轴13带动外部设备(未示出)。图2与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一个轴承夹持座12的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相同的部分用跟图1相同的标号标示。在图2中,标号14指的是形成在轴承夹持座的内端面与含油轴承1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图3示出轴承夹持座10的另一个示例的主要部分,其中,含油轴承10通过使其端面直接贴靠轴承夹持座12的内端面来放置并保持就位在轴承夹持座12内。标号17指的是一个通孔。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轴承夹持座12的又另一种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在图4与图5中,标号15指的是设置在轴承夹持座12的内端面上的环状凸出部;标号16指的是形成在轴承夹持座12的外端面上以形成环状凸出部15的环状沟槽。常规结构的轴承夹持座12具有以下的问题。(同样问题存在在外壳1底面上的轴承夹持座11中。)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含油轴承10容易沿轴向移动。即,如含油轴承在转子5旋转过程中由于端板6受到冲击、振动等等而向右移动,在整流子4与含油轴承10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使轴13从端板6往外伸出更多一些。另一方面,如含油轴承10朝左面移动,轴13在右面的突出长度就会减小。如轴13的突出长度以这样的方式偏离一个预定值,小型电动机就不能实现其正确的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含油轴承10就要压装得更紧以将其固定在位,或者要将对小型电动机的冲击与振动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图3所示的结构具有润滑剂渗出含油轴承10并通过通孔17流到外面的问题。这将阻止油膜充分地形成在跟轴13的接触面上,从而导致轴13和含油轴承10的内周面磨损,在极端情况下还将导致小型电动机出现咬住现象,甚至损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加大含油轴承10的容量来增大润滑油的容量。这会导致小型电动机体积增大。此外,如果上述结构中的通孔17取消掉,就可能降低轴13与含油轴承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这就会实质上降低小型电动机的功能。此外,在图4与图5所示的结构中,从含油轴承10渗出的润滑油将会停留在环状凸出部15的周围。这将降低馈到含油轴承10与轴13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润滑剂的容量,从而阻止了油膜充分地形成在这接触表面上。这将存在图3所示结构所遇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其含油轴承是固定地装在轴承夹持座内的小型电动机。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其正常油膜稳定地形成在轴与含油轴承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小型电动机。图1 是本技术可用于其上的小型电动机的一个示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图2 至图4是示出轴承夹持座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5 是图4所示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图6 与图7分别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与右侧视图。图6 与图7分别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与右侧视图。相同的部分用图1至图5所示的相同的标号来标示。在图6与图7中,局部凸出部18设置在分别设在外壳1与端板6的轴承夹持座11与12的内端面上。局部凸出部18最好在圆周上等距设置,并且凸出长度相同。这种局部凸出部18可以通过在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来成形外壳1与端板6时用冲模或冲头(均未示出)从轴承夹持座的外表面成形凹陷19来形成。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将含油轴承9与10分别放置并压入从内面设在外壳1与端板6上的轴承夹持座11与12内、直至其端面跟局部凸出部18接触,从而将含油轴承9与10定位在预定位置上并固定地装到轴承夹持座1与12内。从而,含油轴承9与10就可以以最低要求的压配合或连接容差进行装配,并且防止了不希望有的轴向移动。由于设置在轴承夹持座11与12的内侧端面上的局部凸出部18在圆周方向上是不连续的,如图7所示,就不会出现环状凸出部15碰到的不利的问题,润滑油可以流畅地馈送。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端板6由金属材料制成,但是端板6可以用任何材料、诸如热塑性树脂制成,并且可用注塑法来成形端板6。也可以是端板6主体由金属材料制成,而局部凸出部18则由塑料材料通过模塑方法制出。设置在轴承夹持座11与12上的局部凸出部18的形状与大小都可以自由选定。局部凸出部18的数目至少是2,最好大于3。具有上述结构与运用的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这样的小型电动机,在这种小型电动机中,含油轴承可靠地与牢固地夹持在轴承夹持座内,润滑油可以流畅地从含油轴承馈送到轴上以确保正常油膜的形成,并且含油轴承具有抗冲击与振动的能力,并保护恒定的质量与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电动机,它包含有一个由金属材料制成并成形成一个带底的空心圆筒的外壳,在外壳的内周面上具有一个永久磁体,有一个含有一个整流子和一个面向所述永久磁体的电枢的转子,和一个装在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上并具有用于跟所述整流子进行滑动接触的电刷和跟所述电刷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的端板,所述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地装在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端板上的轴承夹持座内的含油轴承内,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夹持座的内侧端面上设置多个以其外端面跟含油轴承的端面接触以将含油轴承可靠地定位并固定地安装在轴承夹持座内的局部凸出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凸出部在一个圆周上等距设置,该圆周的中心落在所述含油轴承的轴心线上。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本体由一种金属材料制成,而所述局部凸出部由一种塑料材料通过模塑方法制出。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由一种塑料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小型电动机有一个金属制成的带底圆筒外壳、一个装在外壳内的永久磁体、一个含有一个整流子与一个电枢的转子,和一个装在外壳开口端并具有跟整流子滑动接触的电刷和跟电刷电气连接的端子的端板,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地装在设在外壳底部与端板上的轴承夹持座内的含油轴承内。在轴承夹持座的内侧端面设置多个局部凸出部并使含油轴承的端面接触凸出部的端面以将含油轴承定位与固定地装在轴承夹持座内。文档编号H02K5/167GK2129047SQ9222374公开日1993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鹈泽基久 申请人: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电动机有一个金属制成的带底圆筒外壳、一个装在外壳内的永久磁体、一个含有一个整流子与一个电枢的转子,和一个装在外壳开口端并具有跟整流子滑动接触的电刷和跟电刷电气连接的端子的端板,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地装在设在外壳底部与端板上的轴承夹持座内的含油轴承内。在轴承夹持座的内侧端面设置多个局间凸出部并使含油轴承的端面接触凸出部的端面以将含油轴承定位与固定地装在轴承夹持座内。 内的局部凸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鹈泽基久
申请(专利权)人: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