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位置传感器式两相无刷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2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磁路结构,理论极弧系数等于1的无位置传感器式两相无刷电动机,磁极由任意对永磁极与导磁极组成,电动机为两相绕组,电机内无位置传感器;采用步进电机运行起动方式或助力起动方式,尤其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轮椅、电动三轮车等,与同容量同转速的普通永磁电动机相比,磁钢用量可减少15-30%,用铜量可减少20%-30%,同时简化了电机的生产工艺,成本大大少于同容量永磁电动机。(*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刷永磁电动机制造领域,适用于电动车,尤其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电动三轮车等。一般的无刷永磁电动机,多采用常规永磁电动机的磁路结构,磁极由永磁材料制成瓦型,工艺复杂繁索,换向部分有独立的换向元件,极孤系数小于1,成本高,在国内市场上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的换向元件不能满足供应,再有稀土类永磁材料在电机中应用愈来愈广泛,一般在一个电机中稀土类永磁材料要占总成本的40%以上,这类永磁材料价格昂贵,这些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无刷电机的应用,那么最大限度的减少贵重的稀土永磁材料的使用量,可大幅度的降低电动机的生产成本。参考文献(1)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号C×1 2050663U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电动机的不足点,提供一种采用无位置传感器、两相绕组、其理论极弧系数等于1、由永磁材料与非永磁体的良导磁材料构成电机磁极的无刷电动机。本技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磁极,由永久磁钢与非永久磁钢的良导磁材料构成,分别称为永磁极与导磁极;第二由任意对永磁极与导磁极相间而拼成的磁极,其理论极弧系数等于1;第三是换向部分,在换向部分取消了一般无刷电动机中的位置传感器,采用检测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磁极、内定子铁芯(4)、驱动器(10)、绕组(5)、机壳(3)、端盖(6)、(7)组成的无位置传感器式两相无刷电动机,其特征在于:磁极由任意对相同数量和形状的永磁极(1)和导磁极(2)相间拼成,并布满在机壳(3)内及粘接在机壳(3)的内圆周表面,永磁极(1)均呈同极性安装;内定子铁心(4)的槽内嵌有两相绕组(5),驱动器(10)与绕组(5)直接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国刘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三环新材料研究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