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31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包括电动缸、电气控制盒及套接环,其中电动缸包含致动器及垂直连接在致动器的一端的伸缩管组件,电气控制盒对应于致动器及伸缩管组件的直角处内侧配置,并滑动连接于致动器的一侧,套接环套设于伸缩管组件上,并滑动连接于电气控制盒的一侧;借此,不仅无需使用到螺丝,且在组装过程中也相当的快速简便及固持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接装置,尤指一种用于医疗床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 组接装置。
技术介绍
将电动缸(Actuator)应用于医疗床、美容床、按摩椅等电动设备上,不仅 可增加电动设备的使用方便性,更能提升其附加价值,在使用这些电动设备时 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动缸分别连接电气控制盒及操控器,借由该操控器来 分别控制各电动缸的动作,令医疗床的前段、中段及后段可作升起或降下的动 作;为使各电动缸及电气控制盒组设于电动设备,可达到适度简化的效果及整 体搭配的美观性,而对电动缸及电气控制盒进行较佳化配置与组合。公知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主要包括电动缸及电气控制盒,其中 电动缸包含致动器及连接于致动器的一端的伸缩管组件,在电气控制盒对应于 致动器的一侧成型有凸块,而致动器在对应于所述凸块处设有嵌槽;组合时将 凸块对应于嵌槽组合,而使电气控制盒连接在电动缸上,再以螺丝穿设伸缩管组件并螺固在电气控制盒上;如此,组合成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然而,公知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组装过程中必须借助螺丝起 子等工具用来螺固连接,不仅组装速度相当缓慢,且在维修或换装过程中也需 要以螺丝起子来松开开启,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 其借由在各组成组件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机构,组合时不仅无需使用到螺丝, 且在组装过程中也相当的快速、简便及固持稳定。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包括电动缸,包含致动器及垂直连接于该致动器一端的伸缩管组件; 对应于所述致动器及所述伸缩管组件的直角处内侧配置、并与所述致动器 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电气控制盒,;以及套设在所述伸縮管组件上、并与所述电气控制盒的一侧滑动连接的套接环。 本技术提供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借由在滑盖上成型有挡板, 并以此挡板对套接环的端面进行压掣,而增加套接环的轴向固定稳定度;其在 组装、换装、维修等过程中,都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能达成上述的各项作业, 更增加使用方便性;其在组合时不需要使用到螺丝,更能节省组件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组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组接装置的组合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3-3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4-4方向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动缸10致动器11壳体111第一嵌槽112伸缩管组件12外管121伸缩管122电气控制盒20盒体21通槽211容线槽212卡勾213第一导块214第二导块215滑盖22+ ,221挡板 222 套接环 30 第二嵌槽 3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组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本技术的组接装置的组合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中沿3-3方向的剖面示意 图及图2中沿4-4方向的剖面示意图,本技术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 置,其主要包括电动缸IO、电气控制盒20及套接环30。电动缸10包含致动器11及伸缩管组件12,致动器11由马达(图未示) 及包覆在马达外部的圆柱形壳体111所组成,在壳体111的内侧设有第一嵌槽 112,本实施例的第一嵌槽112呈鴣尾形,但不以此种形状为限,也可为其它各 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型态;伸缩管组件12垂直连接在致动器11的一端,且其包 含与上述马达相互连接并被壳体111所包覆的固定座(图未示)、连接在固定座 的一端并被壳体111局部包覆的外管121、容设于外管121内部并可相对于外 管121作线性移动的伸缩管122。电气控制盒20可为矩形体,其对应于致动器11及伸缩管组件12所组成的 直角处内侧配置,并与所述致动器11的一侧滑动连接,此电气控制盒20包含 中空的盒体21及滑盖22,此盒体21由上、下盒板组合而成,在盒体21上分 别设置有供连接器(图未示)固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圆形通槽211,并在这些 通槽211前侧成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线槽212,用以对连接在连接器上的导 线(图未示)进行固定安置;另,在这些通槽211后侧成型有卡勾213。又, 在盒体21对应于上述壳体U1的一侧成型有第一导块214,此第一导块214呈 鸠尾形,以与上述的第一嵌槽112相互滑动连接。再者,在盒体21对应于上述伸缩管组件12的一侧成型有第二导块215, 此第二导块215也呈鸿尾形。该滑盖22滑动连接在盒体21的上方,并在滑盖22上开设有对应上述卡勾213的卡槽221,以使卡勾213与卡槽221相互卡掣 固定;另在滑盖22靠近伸缩管组件12的一侧凸设成型有挡板222。套接环30为中空环体,其与电气控制盒20的一侧滑动连接,套设在伸缩 管组件12的外管121上并与上述壳体111相抵接,在套接环30朝向电气控制 盒20的一侧成型有第二嵌槽31,本实施例的第二嵌槽31也呈鴣尾形,以与上 述的第二导块215相互滑动连接。另套接环30叠接在壳体111之后的端面高度 不超过滑盖22组接于盒体21的挡板222位置,在滑盖22以其卡槽221与盒体 21的卡勾213相互卡固时,更能借由此挡板222而对套接环30端面进行压掣 (如图2所示),而达成套接环30的轴向固定。组合时先借由上、下盒板组接成盒体21,再将盒体21的第一导块214对 应于电动缸10的第一嵌槽112作滑动连接;然后将套接环30套设在伸缩管组 件12的外管121外部,并顺着外管121的轴向推入,并令套接环30的第二嵌 槽31滑接在盒体21的第二导块215上,且套接环30的前端面与壳体111相互 抵贴;最后,将滑盖22滑接在盒体21上,且盒体21的卡勾213卡入滑盖22 的卡槽221而固定,同时滑盖22的挡板222恰压掣于套接环30的后端面上; 而使电动缸IO、盒体21、滑盖22及套接环30之间形成稳固连接的型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动缸,包含致动器及垂直连接于该致动器一端的伸缩管组件;对应于所述致动器及所述伸缩管组件的直角处内侧配置、并与所述致动器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电气控制盒;以及套设在所述伸缩管组件上、并与所述电气控制盒的一侧滑动连接的套接环。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 动器包含壳体,在该壳体的内侧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电气控制盒包含中空的盒 体,在该盒体对应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嵌槽相互滑动连接的第 一导块。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嵌槽及所述第一导块都呈鸿尾形。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气控制盒还包含滑动连接在所述盒体上方的滑盖,在该滑盖上开设有卡槽,所 述盒体上设有对应该卡槽并与该卡槽相互卡掣固定的卡勾。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靠近所述伸缩管组件的一侧成型有对所述套接环端面进行压掣固定的挡板, 所述套接环叠接在所述壳体的端面高度不超过所述滑盖组接在所述挡板位置。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缸与控制盒的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电动缸,包含致动器及垂直连接于该致动器一端的伸缩管组件; 对应于所述致动器及所述伸缩管组件的直角处内侧配置、并与所述致动器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电气控制盒;以及 套设在所述伸缩管组件上、并与所述电气控制盒的一侧滑动连接的套接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周欣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