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系统、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和碳纤维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58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状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燥系统、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和碳纤维生产系统。干燥系统包括立式干燥装置,设置在立式干燥装置上方的集气装置,以及与集气装置相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立式干燥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内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至少四个传动辊,其中至少两个传动辊设置在壳体外部;壳体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热风循环装置;每个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循环风机。通过设置立式干燥装置可增加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的干燥行程,提高了干燥效果,节省了占地面积。通过设置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废气吸出,避免其污染纤维状材料,还利于保护环境。还利于保护环境。还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系统、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和碳纤维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状材料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燥系统、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和碳纤维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一种丝状的碳素材料,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因此,近年来碳纤维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建筑、运动器材等众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在碳纤维或其他纤维状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增加上丝量和提高整线运行速度是提高产能的重要手段。生产碳纤维或其他纤维状材料时,丝束在经电解、水洗、浸胶后,需要对丝束进行干燥。目前,生产碳纤维或其他纤维状材料过程中的立式干燥装置大多采用卧式干燥炉。
[0004]但是,卧式干燥炉占地面积大,且采用卧式干燥炉进行干燥存在炉内烟气大、炉口水汽大(水汽容易蓄积在进出口,从而极易滴到纤维上,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干燥效果不好、丝束分不开等问题,最终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性能指标。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系统,通过设置立式干燥装置,即为立式结构,能够增加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的干燥行程,提高了干燥效果,并且还节省了占地面积。同时,通过设置集气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收集和净化处理,能够有效地将废气吸出,避免其污染纤维状材料,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该方法具有干燥效果好、干燥效率高、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等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生产系统。
[0009]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系统,包括立式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立式干燥装置上方的集气装置,以及与所述集气装置相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
[0011]所述立式干燥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送装置;
[0012]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四个传动辊,用于传送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
[0013]所述壳体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热风循环装置;每个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循环风机。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
[0015]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传动辊,且至少三个所述传动辊不在同一平面上。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热风循环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热风循环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循环风机的一端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0018]更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且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壳体之间。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立式干燥装置的底端并与所述立式干燥装置相连接;
[0020]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集气装置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0022]优选地,所述集气装置通过废气管路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相连通,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废气管路内。
[0023]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保温夹套过滤器;
[0024]优选地,所述保温夹套过滤器为双层结构且在双层之间形成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允许蒸汽通过的通路。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室门;
[0026]优选地,每个所述室门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天然气入口;
[0028]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上还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和压力测量装置;
[0029]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
[0030]优选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净化气体出口相连接;
[0031]优选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和所述烟囱之间还设置有排风风机。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纤维状材料的干燥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干燥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33]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立式干燥装置的壳体内,使纤维状材料进行干燥;
[0034]其中,所述干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依次输送至所述集气装置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内,经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出。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处理包括焚烧处理;
[0036]优选地,所述焚烧处理所用的燃料为天然气;
[0037]优选地,所述焚烧处理的温度为800~900℃,压力为4~6bar。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生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干燥系统。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0](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干燥系统,通过设置立式干燥装置,可以增加干燥路径,增加
对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进行干燥的有效长度,提高了干燥效果;还减少了占地面积。设置集气装置对废气进行收集,并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能够避免废气污染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而且通过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转化为符合排放标准的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
[004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干燥系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热风循环装置,采用双循环管路进行热风加热,能够减少水汽在炉口蓄积,避免水汽滴在浸胶的纤维状材料上,保证了纤维状材料上浆的效果和均一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4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干燥系统,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能够防止毛丝进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内。并且,当过滤装置采用保温夹套过滤器时,能够有效防止毛丝在所述过滤装置内的过滤网处和树脂凝结,从而便于后期清理。
[0043](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干燥系统,通过设置排风风机,有利于瞬时(快速)排出烟气,从而防止烟气污染纤维状材料,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44](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干燥方法,具有干燥效果好,干燥效率高,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立式干燥装置上方的集气装置,以及与所述集气装置相连接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立式干燥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四个传动辊,用于传送待干燥的纤维状材料,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壳体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热风循环装置;每个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循环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传动辊,且至少三个所述传动辊不在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热风循环装置;优选地,所述循环风机的一端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更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且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壳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立式干燥装置的底端并与所述立式干燥装置相连接;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至少两个所述传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之间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游夏广和马祥林朱良保张永明张保平李英民张开山孙宝红温廷佩邱安军秦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