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及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21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及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包括:送丝装置,形成有用于输送丝束的输送路径;浸胶槽,用于盛装胶液,至少部分的输送路径设置在浸胶槽的槽内;震动组件,设置于输送路径上,丝束与震动组件的外壁仿形贴合;震动组件能够产生震动,以带动丝束同步震动;刮胶件,与丝束抵接;沿丝束的输送方向,刮胶件设置在丝束离开浸胶槽的一端,刮胶件朝向浸胶槽设置,使得丝束上多余的胶液经由刮胶件挤压后离开丝束并流回浸胶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丝束浸胶充分且均匀,避免丝束出现粘连打捻、形成气泡等情况,从而保证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果的准确性。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及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及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低密度,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以及优异的抗蠕变性能。碳纤维丝束生产后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保证碳纤维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前需要对碳纤维丝束进行处理,其中包括浸胶和制样。
[0003]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先浸胶后制样,即先将一定长度的碳纤维丝束浸入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擦去多余的胶液并将其缠绕在特定的框架上拉紧,以形成一定张力,然后进行固化。该方法一般为手动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易造成丝束起毛、粘连打捻以及浸胶不充分、不均匀等问题,使得在后期制样过程中容易出现张力不均的问题,从而对后期的性能测试产生一定的影响。
[0004]此外,还可以采用先制样后浸胶,即先将碳纤维丝束缠绕在框架上,然后将缠绕有碳纤维丝束的框架浸入配好的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擦去多余的胶液并对其进行烘干固化。该方法往往存在浸胶量不足、浸胶不均匀、不充分,从而导致丝束内容易产生气泡等问题,尤其对于大丝束碳纤维,浸胶不充分的问题尤为明显,进而影响碳纤维丝束性能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及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以解决在大丝束碳纤维浸胶时,碳纤维丝束容易出现浸胶不充分、丝束内容易产生气泡等情况,从而影响碳纤维丝束性能的检测结果的问题。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其中,所述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包括:
[0007]送丝装置,形成有用于输送丝束的输送路径;
[0008]浸胶槽,用于盛装胶液,至少部分的所述输送路径设置在所述浸胶槽的槽内;
[0009]震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上,所述丝束与所述震动组件的外壁仿形贴合;所述震动组件能够产生震动,以带动贴附于所述震动组件的外壁的所述丝束同步震动;
[0010]刮胶件,与所述丝束抵接;沿所述丝束的输送方向,所述刮胶件设置在所述丝束离开所述浸胶槽的一端,所述刮胶件朝向所述浸胶槽设置,使得所述丝束上多余的胶液经由所述刮胶件挤压后离开所述丝束并流回所述浸胶槽。
[0011]优选地,所述送丝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路径间隔设置的送丝辊组件;所述送丝辊组件形成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丝束与所述送丝辊组件的外壁相贴;
[0012]所述送丝辊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丝束沿所述输送路径运动。
[0013]优选地,所述送丝辊组件包括定位辊和调节辊;
[0014]所述丝束夹设在所述定位辊和所述调节辊之间;所述调节辊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辊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定位辊和所述调节辊之间的距离。
[0015]优选地,所述震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震轴,所述震轴伸入所述浸胶槽的内部。
[0016]优选地,所述震轴的侧壁设置有凸出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的周向侧壁形成有凹陷的环槽,所述丝束贴附于所述环槽的槽底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输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震轴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0018]优选地,所述震动组件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输送部和所述震轴之间。
[0019]优选地,所述刮胶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滚筒,所述丝束穿过两个所述滚筒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的外壁贴合;
[0020]当所述丝束沿所述输送路径运动时,两个所述滚筒挤压所述丝束。
[0021]优选地,所述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刮胶件的下方的过滤件,被所述刮胶件挤压并离开所述丝束的胶液流向所述过滤件,并经由所述过滤件过滤后流回所述浸胶槽。
[002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技术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通过设置震动组件,使得丝束在沿输送路径运动的浸胶过程中能够与震动组件同步震动,在震动的作用下,丝束频繁地处于展纤与集束的状态;展纤时,胶液充分浸入丝束内部,以保证丝束与胶液充分接触;集束时丝束内部的空气排出,以避免气泡产生。此外,通过设置刮胶件能够将丝束上多余的胶液刮除,并在丝束与刮胶件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刮胶件能够将丝束表面的胶液涂抹开,使得胶液均匀分布,从而保证了碳纤维丝束性能检测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5]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中送丝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中震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中震动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标:10

送丝装置;11

送丝辊组件;111

定位辊;112

调节辊;113

支架;20

浸胶槽;30

震动组件;31

驱动件;32

震轴;33

输送部;331

环槽;34

承载件;40

刮胶件;50

过滤件;60

丝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0033]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包括:送丝装置,形成有用于输送丝束的输送路径;浸胶槽,用于盛装胶液,至少部分的所述输送路径设置在所述浸胶槽的槽内;震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路径上,所述丝束与所述震动组件的外壁仿形贴合;所述震动组件能够产生震动,以带动贴附于所述震动组件的外壁的所述丝束同步震动;刮胶件,与所述丝束抵接;沿所述丝束的输送方向,所述刮胶件设置在所述丝束离开所述浸胶槽的一端,所述刮胶件朝向所述浸胶槽设置,使得所述丝束上多余的胶液经由所述刮胶件挤压后离开所述丝束并流回所述浸胶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路径间隔设置的送丝辊组件;所述送丝辊组件形成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丝束与所述送丝辊组件的外壁相贴;所述送丝辊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丝束沿所述输送路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辊组件包括定位辊和调节辊;所述丝束夹设在所述定位辊和所述调节辊之间;所述调节辊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辊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定位辊和所述调节辊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浸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作智马祥林张超邝薇薇王敬茹程汉张永明陈国玉袁静张白豫赵冬梅周游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